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913例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筛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地区妇女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和年龄分布,以及各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结合DNA芯片反向点杂交技术,对来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妇科就诊的2913例患者进行生殖道HPV亚型检测。结果HPV总感染率35.08%,检出前5位依次为HPV16(占7.76%)、HPV11(占7.38%)、HPV52(占6.25%)、HPV33(占4.81%)、HPV58(占4.50%)。结论台州地区妇女生殖道HPV人群感染年龄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下,以高危型为主,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宫颈细胞hTERC基因扩增研究中脱落细胞样本采集及制片的最佳方法.方法 采集在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9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分别应用新鲜细胞直接涂片、生理盐水制片、TCT(液基薄层细胞技术)低渗制片三种方法取材制片后再应用双色间期FISH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的表达率,并通过对比分析三种取材制片法的杂交成功率、载玻片背景清晰比例、无/少信号比例选择FISH检测宫颈细胞hTERC基因扩增研究中脱落细胞样本采集及制片的最佳方法.结果 直接涂片法、生理盐水制片法、TCT低渗制片法的杂交成功率分别是46.2%(12/26)、55.1%(16/29)、和81.8%(36/44),TCT低渗片与直接涂片法和生理盐水制片法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制片方法的玻片背景清晰比例分别为34.6%(9/26)、48.2%(14/29)和70.4(31/44)%,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的无/少信号比例分别为15.3%(4/26)、13.7%(4/29)和13.6%(6/44),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双色间期FI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TERC基因时,以TCT低渗制片操作方法简单快速,玻片背景最为清晰,杂交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用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 2例确诊为子宫肌瘤要求手术切除肌瘤保留子宫的患者分2组。用药组(n =2 2 )术前给予米非司酮12 . 5mg ,po,qd×3mo后入院手术;非用药组(n =2 0 )不服药,月经净后入院手术。2组均在服药前或手术前测量子宫肌瘤体积与手术切除肌瘤标本体积,并测量术中的出血量。结果 用药组肌瘤体积缩小率为4 2 . 5 3% ,非用药组为12. 4 8% ,P <0 .0 1。用药组肌瘤切除术时的出血量为(35 . 7±8 2 )mL ,非用药组为(6 8. 5±14 .8)mL ,P <0 .0 1。结论 口服米非司酮可作为子宫肌瘤切除术前的辅助治疗,可以缩小肌瘤,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服致康胶囊对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阴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将要求放置IUD且无禁忌证的育龄妇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致康胶囊3粒,3次/d,口服5d,以后于月经期服用致康胶囊,方法同前,连续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术后给予普通抗生素3d,以后不给药。结果观察组发生月经过多的患者明显减少,且持续时间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致康胶囊对放置IUD后引起的阴道出血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后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输入泵给药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0例产妇分为两组,100例剖宫产术后采用经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为观察组,100例剖宫产术后采用杜冷丁镇痛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切口疼痛、泌乳始动时间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在术后6h、24h和48h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开奶时间、24h给奶次数及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微量给药,可达到充分镇痛、促进乳汁分泌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6.
龙血竭胶囊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的作用。方法将2002年2月—2004年10月在本院妇科门诊接受微波治疗中的宫颈糜烂患者32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2例,微波治疗后配合龙血竭胶囊治疗;对照组162例,微波治疗后服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结果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少。结论龙血竭胶囊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肯定,能够减少术后阴道出血及阴道排液,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80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为联合治疗组,80例尖锐湿疣患者行微波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微波治疗(P〈0.01)。结论干扰素是配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减少复发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自愿要求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标准Ⅰ~Ⅱ(ASAⅠ级:正常健康,Ⅱ级:有轻度系统性疾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A组予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使用,B组单用异丙酚。记录手术中异丙酚总用量、首次用量、追加用量及病例数。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潮气量变化。观察并记录注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有无麻醉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异丙酚用量为(110.2±38.1)mg,B组异丙酚用量为(196.2±23.1)mg,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镇痛优良率达100%。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和注射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ISH(原位荧光杂交)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应用FISH技术检测正常女性45名,宫颈异常病变患者208例宫颈脱落细胞hTERC(人端粒酶)基因的扩增,并通过与病理检查结果和液基薄层形态结果的对比分析FISH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与意义。结果在生理盐水涂片、直接涂片标本和TCT(液基薄层)三种可选标本中,以TCT低渗制片操作方法简单快速,玻片背景最为清晰,杂交成功率最高。以TCT分组的受试者中,正常组、ASC组、LSIL组、HSIL组、SCC组分别为2.2%(1/45)、4.8%(2/41)、73.0%(84/115)、95.2%(20/21)、100%(31/31);以病理活检分组的受试者中,正常者组、炎症者组、CINⅠ组、CINⅡ期组、CINⅢ期组、SCC组分别为2.2%(1/45)、4.8%(2/41)、70.5%(31/44)、82.5%(33/40)、100%(21/21)、100%(31/31);在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SCC组中hTERC基因扩增杂交信号≥3∶3型的异常细胞数占总异常细胞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6.0%、52.1%、65.9%、90.7%,呈渐进上升趋势。结论 FISH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扩增,以TCT低渗制片法最简便实用;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呈现趋势性上升,FISH检测hTERC基因扩增可望成为宫颈病变筛查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hTERC基因异常扩增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FISH技术检测炎症组25例、CINI36例、CINⅡ//Ⅲ22例、宫颈癌(SCC)23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结果hTERC基因在炎症组、CINⅠ组、CINⅡ/Ⅲ组、SCC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25(4%)、7/36(19.4%)、17/22(77.3%)、23/23(100%)。炎症组与CINI组比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CINI与CINⅡ/Ⅲ和SCC组间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TERC基因异常扩增程度随着宫颈脱落细胞病变的进展而增加,可能对早期宫颈病变进展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