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白塞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累及多系统的全身疾病,由土耳其医生Behcet于1937年首次报道。除口腔、生殖器和眼三联征外,尚有各种不同的全身或内脏表现,包括皮肤损害、关节症状、心血管病变等,现将我院收治儿童白塞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在小儿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评估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经手术证实并治疗14岁以下小儿阑尾炎患者共208例,对评分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评分分值与病理分级成正相关(r=0.510,P〈0.01)。结论 提示改良Alvarado评分系统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与确定外科手术治疗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08年1月治疗的13例儿童急性自血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急诊手术4例,择期手术7例,保守治疗2例。本组死亡1例,治愈10例,非手术治愈2例。结论白血病儿童并发急性阑尾炎,多应手术治疗,若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肠梗阻等紧急情况,首选择期手术。患儿手术危险性较高.故围手术期应采用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4.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心肌损害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 均给予阿奇霉素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磷酸肌酸钠(CP)治疗,对照组加用l,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 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前后病人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和心电图改变情况。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心肌酶水平相似且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心肌酶均显著下降(P<0.001), 其差值在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肌钙蛋白阴转率及心电图改善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CP组总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FDP组的80.0%(P<0.05)。结论 CP及FDP均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CP效果优于FD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仪器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测定的差异。方法:分别应用微量血测胆仪、经皮测胆仪和静脉血自动生化分析仪三种仪器,对30例新生儿进行胆红素测定,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微量血测胆仪与静脉血测黄疸数值无统计学差别;在黄疸程度中等时,经皮测胆仪与静脉血测黄疸数值无明显差异,在黄疸程度较轻或较重时,两者之间出现差异。结论:微量血测胆仪所测胆红素数值较准确,且快捷方便,对新生儿损伤小,适于对黄疸的监测,具有较深远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对川崎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对川崎病早期患儿与非川崎病患儿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川崎病组患儿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非川崎病组(P<0.05),差异主要表现在ST-T段改变及QRS低电压.结论川崎病早期患儿心电图改变比非川崎病患儿明显,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叶华  甄宇峰  沈娜君  王吉文 《广东医学》2007,28(7):1071-1072
目的 探讨pp65抗原检测对慢性ITP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对慢性ITP患儿及同期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血进行CMV pp65抗原及CMV-IgM检测.结果 观察组40例中pp65抗原阳性者25例,阳性率62.5%;CMV-IgM阳性者7例,阳性率17.5%,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pp65抗原检测比CMV-IgM更有助于发现慢性ITP患儿的CMV感染,对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1,6-二磷酸果糖治疗蒽环类药物心肌损害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6-二磷酸果糖(FDP)对使用蒽环类化疗药致心肌损害的白血病患儿的疗效。方法:6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予FDP及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治疗,治疗前后行心电图、心肌酶检查。结果:治疗前两组心肌酶水平相似且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心肌酶均显著下降(P〈0.001),其差值在治疗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改善率治疗组亦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4.4%,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对于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心肌损害,FDP与维生素C、维生素E及辅酶Q10治疗均有效,但FDP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生化免疫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及同期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血进行生化及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实验组患儿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胆红素、甘油三酯、血清铁蛋白、β2微球蛋白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明显降低等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部分生化及免疫指标有明显变化,对明确诊断及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治疗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1例正常小儿,5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和20例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SEDF)浓度。结果支气管肺炎组SEDF高于正常对照组,支气管肺炎组54例患儿中14例恢复期其SEDF浓度较急性期下降。且SEDF浓度和青紫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