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1和AQP5在原发性输卵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7例原发性输卵管癌、15例正常输卵管组织AQP1和AQP5的表达。结果:AQP1主要表达在原发性输卵管癌癌巢周围间质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的内皮细胞上,AQP5表达于癌细胞质内及输卵管上皮细胞质。AQP1和AQP5在原发性输卵管癌中呈高表达,与正常输卵管AQP1和AQP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Ⅲ,Ⅳ期输卵管癌AQP1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但在组织学分级及淋巴转移间无统计学差异。AQP5的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QP1和AQP5的高表达可能与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诊一期钢板内固定结合示指背岛皮瓣修复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拇指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对35例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拇指指骨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固定结合示指背岛皮瓣覆盖创面一期修复.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3.5年(1~5年),皮瓣全部成活,功能恢复较好,外观满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2~4.5个月),无骨不连及畸形愈合,无感染.结论 示指背岛皮瓣结合坚强内固定,是急诊修复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拇指指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同轴共纺复合神经生长因子(NGF)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以复合NGF的牛血清白蛋白为芯层、乳酸.己内酯共聚物[P(LLA-CL)]为壳层,采用同轴共纺技术制备具有"壳-芯"结构的可降解纳米纤维复合神经导管.取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四组:自体神经移植组(A组),单纯[P(LLA-CL)]导管组(B组),单纯导管内一次性汴射NGF组(C组)和复合NGF导管组(D组),每组18只.制作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四组大鼠分别采用白体神经移植、单纯[P(LLA-CL)]导管、单纯导管内一次性注射NGF、复合NGF导管桥接修复缺损.于术后第1、2、3个月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测量、电生理检测和组织学检查. 结果术后复合NGF导管逐渐开始吸水膨胀并降解,3个月时,虽然管壁已经出现裂隙,但依然保持良好的外形,没有对再生神经形成卡压.术后1个月,再生神经均已通过缺损,连接两断端,但较细小;随着时间的延长,再生神经逐渐增粗.各组间比较发现,D组再生神经取得了和A组相似的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尽管D组与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甚至D组的有髓神经纤维计数还稍高于A组,但其髓鞘的厚度和直径不如A组,并且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和腓肠肌湿重恢复率也比A纽稍差. 结论同轴共纺复合NGF神经导管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活性和机械强度,能够有效地促进神经再生,效果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与普通绷带进行比较,探讨自粘弹性绷带在踝关节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对60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自粘弹性绷带和普通绷带包扎,术后第2天起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引流量、绷带移位率及肢体肿胀程度. 结果自粘弹性绷带组引流量(34.6±18.1)mL,绷带移位率6.7%,轻度肿胀21例(70.0%),中度5例(16.7%),重度4例(13.3%);普通绷带组引流量(85.1±17.1)mL,绷带移位率63.3%,肿胀轻度7例(23.3%),中度12例(40.0%),重度11例(36.7%),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应用自粘弹性绷带能有效缓解肢体肿胀,减少术后出血,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铰链式肘关节外固定支架辅助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肱骨远端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4月收治11例陈旧性肱骨远端B犁骨折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1.5~6.0个月(平均3.1个月),采用铰链式肘关节外固定支架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根据Mav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10~18个月(平均12.5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5~6.0个月,平均4.6个月.患者肘关节经功能锻炼后平均活动范围:伸直19.4°±6.5°,屈曲124.2°±11.3°;前臂旋前72.8°±5.4°,旋后67.6°±7.3°.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由术前(52.4±7.6)分上升至(85.7±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61,P=0.000);其中优5例,良4例,可2例.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陈旧性肱骨远端B型骨折,术后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辅助下活动肘关节,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拇指末节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再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拇指末节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患者,采用缩短骨骼融合指间关节的方法进行再植,使一侧指固有动脉在无张力下直接吻合(3例采用静脉移植),吻合1-2条指静脉及指神经或行动静脉分流重建静脉回流,不能吻合静脉者甲床滴血及指尖侧切滴血。结果39例患指再植术后34例成活,5例坏死,成活率87.2%,成活患指恢复了良好外观、功能、感觉。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9例,良4例,差1例。结论该手术方式是一种治疗拇指末节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再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成活率高,功能恢复满意,可选择性地应用于拇指末节旋转撕脱性离断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1年1月拟诊为阴道前壁囊肿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尿道旁腺囊肿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例入院后经妇科检查于阴道前壁均可触及单发囊性包块,均行手术剔除囊肿,术后病理证实为尿道旁腺囊肿,1例术后1周发现尿道阴道瘘,术后3个月再次行瘘修补术;1例术后因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术;余5例术后恢复顺利,无尿道阴道瘘及尿道狭窄等。结论因解剖的位置关系,临床诊断阴道前壁囊肿时也需考虑到尿道旁腺囊肿的可能,行MRI、膀胱镜、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可避免误诊并减少尿道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吻合血管的腓骨头联合皮瓣移植修复复杂外踝缺损的术式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0年7月-2006年4月,收治6例外踝缺损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9~47岁.车祸伤4例,砸伤2例.左侧5例,有侧1例.外踝骨缺损长度为3.5~8.5 cm;皮肤缺损范围为14 cm×4 cm~18 cm×7 cm.损伤至手术时间为15~30 d.术中采用长度为5~10 cm的吻合膝下外侧动脉腓骨头,联合大小为16 cm×5 cm~20 cm×8 cm的腓动脉穿支皮瓣或背阔肌皮瓣修复复杂外踝缺损.供区创面中厚皮片植皮加压打包. 结果 术后1周1例皮瓣远端1 cm发生干性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供区植皮成活,切口Ⅰ期愈合.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5个月.移植腓骨头成活良好,8~16周均达骨性愈合.外踝外形近似正常,踝关节活动自如.移植皮瓣质地柔软,无磨损及溃烂.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达83.3%. 结论 吻合膝下外侧动脉的腓骨头血供良好,再造外踝外形近似正常;腓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皮瓣血供可靠,皮瓣面积大,与吻合血管的腓骨头联合移植是修复复杂外踝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截骨钢缆接骨术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对11例儿童(10~14岁,平均12.9岁)肘内翻患者(其中2例同时存在10°内旋)进行微创肱骨髁上楔形截骨,保留对侧骨皮质与骨膜的完整,存骨折上下端钻人2枚螺丝钉,调整旋转角度,螺钉间用钢缆进行接骨固定,术后石膏固定2 周后行功能操练.结果 11例患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0~45 d,平均36.3 d,无一例感染与神经损伤发生;术前肘关节内翻角度35°±5°,肘关节功能:屈曲125°±10°,伸直10°±5°.所有患者获得20~42个月(平均33.5个月)随访,术后肘关节外翻角度8°±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32,P<0.05);肘关节屈曲130°±8°,伸直8°±3°,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术前伴有内旋患者术后内旋得到改善.结论 采用微创截骨钢缆接骨术的方法对儿童肘内翻进行治疗,具有骨膜剥离少、骨折端稳定、骨折愈合快的优势,并可以改善旋转畸形,对肘关节伸屈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