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喉、气管异物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喉、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手段。方法分析2001年1月到2005年6月间经硬质气管镜或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87例喉、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并发症、异物取除方法。结果气管、喉异物占同期呼吸道异物的10.7%(87813),1~3岁组占73.6%。93.1%有异物吸入史,喘鸣占67.8%、吸气性凹陷40.2%、发绀27.6%、声音嘶哑19.5%、气管拍击音4.6%。6例(6.9%)患儿病情突变,表现发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胸片异常30.2%,胸透异常26.5%。硬质气管镜取异物63例并全部取出(100%),其中3例为纤支镜取异物未成功者;纤支镜取异物20例,取出17例(85.0%),两者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5),但纤支镜取异物耗时不确定,并有5例异物通过鼻后孔时跌落入食道。结论儿童喉、气管异物典型症状不多见,异物吸入史为敏感指标;胸片、胸透异常率低,应及时作纤支镜检查,取除喉、气管异物首选硬质气管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合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在流感嗜血杆菌(Hi)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联合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Hi种特异性引物和Hib型特异性引物混合的复合PCR对实验菌株和83份婴幼儿肺炎急性期痰标本和51份血标本、同期37份健康婴幼儿咽拭子标本及21份临床拟诊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和23份非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 复合PCR检测可同时鉴别Hib和非b型Hi,对Hib标准菌株检测的敏感性低限为10个菌体;肺炎患儿呼吸道标本的Hib阳性率(22.9%)明显高于健康儿童(0)、非b型Hi阳性率(10.5%)与健康儿童(16.2%)差别无显著性意义;51份血标本Hi阳性6份(11.8%),均为Hib;21份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标本Hi阳性4份(19.0%),均为Hib;23份非细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Hi均为阴性。结论 复合PCR可同时检测并鉴别Hib和非b型Hi,对Hib肺炎和肺膜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676例肺炎患儿MP的感染,其中139例同时采用支原体培养进行检测;112例做间接血凝试验(IHA)。结果:PCR法对MP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P〈0.01),双份血清IHA的检测率和PCR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份血清IHA的检出率明显低于PCR法(P〈0.01)。结论:PCR法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早产儿,特别是患病早产儿的救治成功率,提高存活质量,本组采用部分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患有各种原发病的早产儿61例。营养液选用20%脂肪乳剂,由周围静脉输注。适时加胃肠营养。结果显示,静脉营养结束后40例体重增加,10例治疗前后体重保持不变,11例体重略下降。存活59例,存活率96.72%。提示以部分静脉营养加胃肠营养,再过渡到全胃肠营养,是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支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部分静脉营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早产儿,特别是患病早产儿的救治成功率,提高存活质量,本组采用部分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患有和种原发病的早产儿61例,营养液选用20%脂肪乳剂,由周围静脉输注,适时加胃肠营养,结果显示,静脉营养结束后40例体重增加,10例治疗前后体重保持不变,11例体重略下降。存活59例,存活率96.72%,提示以部分静脉营养加胃肠营养,再过渡到全胃肠营养,是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支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2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本芳  郑曦  孙彩龙  汪天林 《医药导报》2004,23(10):0752-0753
目的:探索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作用。方法:将50例川崎病按家属意愿分为两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的为治疗组,仅用阿司匹林的为对照组。治疗组25例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400 mg·kg 1·d 1,静脉滴注用4 d,加服阿司匹林50 mg·kg 1·d 1,热退及血沉(ESR)明显下降后,减为30 mg·kg 1·d 1,至CRP阴性及ESR正常后,减至5 mg·kg 1·d 1,有冠状动脉瘤(CAA)者,同时服用双嘧达莫5 mg·kg 1·d 1,至CAA消失。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可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8岁2个月,发热咳嗽4d,头痛呕吐1d,拟诊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脑炎于2005年3月10日入院,入院时体温36.5℃,血压97/58mm Hg(1 mm Hg=0.133kPa),神志清,皮肤黑,声音粗,  相似文献   
8.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因粘性分泌物、水肿及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导致肺气肿或肺不张.  相似文献   
9.
基因扩增结合探针杂交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痰结核分支杆菌的比较研究陈志敏汪天林张在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Southern转移、光敏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杂交(SBH)及巢式PCR技术进行了结核分支杆菌的实验与临床应用比较研究。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0.
影响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流行的气象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腹泻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轮状病毒(Rotavirus,Rv)惑染是引起小儿腹泻最重要的病原。有报道,RV腹泻占住院腹泻患儿的52.9%~58.6%,而小儿病毒性腹泻中,RV感染高达78%。RV感染有其流行病学特点,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但高峰月份有时也有小变动,造成RV感染流行特点的因素不甚明了,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儿RV腹泻流行的气象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