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了解项目县开展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并在全省推广。方法将项目县开始基线调查数据与2005、2006、2007、2008年专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评价项目县开展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效果。结果在中学长期、持续地开展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使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从基线调查的19.32%,提高到2005年的60.74%、2006年的83.04%、2007年的86.39%、2008年的89.70%;对艾滋病持正确态度人的比例上升,从基线调查的17.12%,提高到2008年的84.30%。结论在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同时应不断探索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甲勇  毛照明 《疾病控制杂志》2009,13(4):401-401,404
山阳县自2000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截止2008年底,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3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男女比例为2.27:1,累计发病34例,死亡16例,现存PLWHA20例,其中2例失访,可随访18例。由于山阳县实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间较长,目前已到频繁出现副反应及并发机会性感染的时期,艾滋病病人将会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病症和脂肪重分布现象,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株正通过不安全的性行为传播给性伴,从而造成耐药株的扩散,关怀救助服务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3.
4.
陕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暗娼人群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陕西省3个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暗娼人群行为干预工作情况,并对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3个项目县暗娼人群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基线调查相比较。结果项目县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基线调查时的23.81%提高到2008年专项调查时的89.52%;安全套使用率从基线调查77.78%提高到96.77%。结论项目启动6年以来,对项目县暗娼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态度的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将干预经验加以推广,不断加大干预覆盖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阳县中学生艾滋病认知现状,为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山阳县一所中学310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结果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传播途径有较高的回答率,有比较丰富的相关知识,知识得分在性别和年级间有差别;态度得分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08。结论中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但还不完善、不系统,应根据中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并对这一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课题组与2007年7月,对陕西省山阳县娱乐场所30名暗娼进行了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毛照明  丛斌  王丽荣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847-1848
[目的]了解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运行5年后,项目地区城乡医务人员对HIV/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山阳县629名医务人员进行HIV/AIDS相关知识调查。[结果]城乡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均达到95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低于传播途径;相对专业的知识,如"艾滋病病毒能用一般的消毒方法消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被检测出来之前有传染性"、"HIV感染者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的时间"掌握情况较差,正确回答率均低于60,且县级医务人员高于乡镇卫生院(P﹤0.05,P﹤0.01)。[结论]医务人员对AIDS知识的明确认知是AIDS得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关键。在普及AIDS基本知识的同时,应针对医务人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AIDS专业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陕西省山阳县医务人员及非医务人员对乙肝知识态度行为的认知情况,为探讨基于乡镇卫生院的乙肝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山阳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及来乡镇卫生院的群众开展乙肝相关知识的调查,采用基于微信的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山阳县调查对象"乙肝三种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23.34%(81/347),其中医务人员知晓率26.47%(63/238),非医务人员知晓率为16.51%(18/109),(χ~2=4.13,P=0.042)。医务人员对乙肝传播途径及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非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对于乙肝患者或乙肝及其携带者的态度行为方面,无显著差异。调查对象最喜欢和最信任的获取乙肝相关知识的途径分别为"亲戚朋友"(97.98%)、"父母亲"(94.24%)、"老师"(93.08%)等。结论山阳县医务人员、非医务人员对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存在差异,需要制定针对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的乙肝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