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基本药品目录实施前后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更好的指导社区用药。方法:对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高血压药物使用数量,金额、频率进行排序,与2010年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前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基本药品目录前后比较,用药量前3位分别是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RB联合氢氯噻嗪固定复方制剂正逐步替代传统固定的复方制剂;高血压药物用药量增加了15.68%,但是高血压药物总费用下降了0.81%。结论:本中心目前的高血压药物应用符合指南精神,依从性好且费用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2.
1980年至1991年间连续140例患者接受首次PTCA治疗,其中男性132例,女性8例,年龄34±3(23~39)岁,凡在心梗发生后5天内作PTCA者已除外。术前39例(28%)有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44%)有心梗史,11例(8%)曾作CABG,106例(75%)单支病变。全组左室喷血分数64±10%。119例(86%)即时获得成功,前70例的即时成功率低于后70例(77%对93%,P<0.02)。并  相似文献   
3.
极大多数家族性猝死综合征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或者12导联常规心电图异常。信号平均心电图检出家族性猝死综合征的价值性有待确定。如肥原型心肌病就是常见的遗传性器质性病变伴发猝死。一例50岁的白人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上海市虹口区欧阳社区高血压健康促进俱乐部成员作为调研对象,经社区公告通知,自愿参加者中高血压人群2000例,非高血压人群500例.测量或记录受试者的体质量、身高、血压、患高血压时间、降压治疗时间、糖尿病和心律失常情况;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情况;心脏超声分析LAD、左心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壁厚度(LVPW)及射血分数(EF)指标.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LAD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入组高血压组人群1 605例,其中男性671例,女性934例;入组非高血压组人群432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347例.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人群的LAD、LVEDD和E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VS和LVP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组,LAD的增大与患者年龄、体质最指数(BMI)、收缩压以及伴有糖尿病、房颤有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患高血压时间、降压药物治疗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LAD的变化与性别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人群LAD的变化与患者的年龄、BMI、收缩压、伴有糖尿病或房颤有明确的相关性,在社区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减少LAD增大和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左心腔内径的增大是心血管疾病和心房颤动的重要危险因子,左心腔内径的大小与高血压患病时间的相关性有待论证。方法:选择本社区高血压人群2000例,非高血压人群500例,符合高血压标准的为1605例.男-性671例,女性934例,符合非高血压组标准的人群为432例,男性85例,女性347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腔内径来调研比较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差异,高血压伴有房颤、患高血压病的时间、抗高血压治疗时间与左心腔内径变化的关系。结果:我们的基线调研显示,高血压患者左心腔内径(包括左心房与左心室)较非高血压者增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5.9%)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2.8%),P〈O.05。结论:高血压患者左心腔内径增大,其心房颤动发生率明显增加,社区干预高血压可降低左心腔内径的扩大和心房颤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发现,肺静脉血流受到左房压力和功能改变的影响。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房血流动力状态异常,原因是左房至左室的舒张期压差下降缓慢,而且房颤影响左房功能。 A组为54±14岁的27(男4、女23)例二狭患者(二尖瓣反流明显者已被剔除),二尖瓣瓣口面积1.2±0.4(O.7~2.4)cm~2。TEE检查时,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左上肺静脉(23例)或者右上肺静脉(4例)。17例肺静脉  相似文献   
7.
34~70岁的339(男290、女49)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未经溶栓治疗,并在出院前按照改良的 Naughton 方案完成亚极量活动平板试验。149例发病后3个月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凡内径缩小≥75%,视为(重要)病变。87例(26%)非 Q 波型心肌梗塞(NQMI)同252例Q波型心肌梗塞(QMI)相比:年龄相近(52.3±0.5对53.8±0.3岁,NS),女性较多(23%对11.5%,P<0.02);前壁梗塞较多(63%对44%,P<0.01)而下壁梗塞较少(37%对56%,P<0.01);运动时间(12.4±  相似文献   
8.
索他洛尔治疗心律失常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下可达龙与索他洛尔进行比较,用QT离散度(QTd)来评价索他洛尔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索他洛尔20例,可达龙10例,剂量分别为40~160mg/d对200~600mg/d共12周,服药前后,用标准12导联用同步心电图和Holter测量QTd等指标来评价分析。结果:两组HR,QT,室早,房早均有显著性的临床意义(P〈0.01),QTc可达龙组较索他洛尔组有一定延长(P〈0.05),QTd两  相似文献   
9.
姜虹  毕宪初 《医学综述》2014,(13):2489-2491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中的依从性、并发症及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中心)门诊就诊的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120例,社区中心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每日1片(100 mg/片),同时加服氯吡格雷每日1片(75 mg/片),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120例随访患者中男83例、女37例,年龄4490(69.3±6.4)岁,在随访的人群中出血率和再入院率仅为3.33%,出血主要为消化道出血(3例)和脑出血(1例),120例随访患者社区中心随访1年用药费用显著低于本市三级医院一年用药费用[(1845.55±1064.89)元vs(3029.27±826.9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9,P<0.001)。结论经过三级医院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后,转至社区中心继续进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好、费用经济、并发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心脏介入术后病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干预在临床心功能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原在Ⅱ、Ⅲ级医院心脏介入术后定期随访,现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病随访干预的53例病人,进行前瞻性、开放性、自我对照的临床心功能统计评价。结果:显示在标准规范治疗下,临床心功能、降压和调脂方面具有良好优越性及显著临床意义(P〈0.05)。而心脏超声、心绞痛发作均无变化意义和随访差别(P〉0.05),但在心房颤动和再住院则有增加现象。结论:在规范随访和治疗下,心脏介入术后病人可长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随访管理,可缓解病情的进展、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