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肠扭转1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肠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09例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讨论肠扭转的诊治问题。结果78例经腹部X线平片检查确诊,16例行螺旋CT检查确诊,9例经剖腹探查确诊,6例经结肠镜诊断。仅2例保守治疗成功(其中1例1年后复发行手术治疗),其余107例均行手术治疗(施行坏死肠管切除术68例,行粘连松解扭转复位或加系膜固定术者39例)。治愈出院99例,死亡10例。结论有腹部手术史,青少年饱餐后剧烈运动史,老年人有腹胀和习惯性便秘史,或已诊断有小肠憩室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对本病确诊率较高,但检查阴性征象不能轻易除外本病。对于有明显腹膜炎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对于结肠扭转一般情况良好者,行一期吻合术为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SOFA评分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评估预后的效果.方法 将ICU住院的107例危重病患者根据病情分为SIRS组31例、轻度脓毒症组26例、严重脓毒症组25例、脓毒性休克组25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患者30例;同时根据脓毒症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39例和死亡组68例,比较分析各组患者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SOFA评分的变化.结果 血清PCT、CRP、SOFA评分在SIRS组(1.76±0.36)μg/L、(53.42±12.44)mg/L、(3.54±1.24)分,轻度脓毒症(2.25±0.74)μg/L、(87.25±13.27)mg/L、(6.75±2.37)分,严重脓毒症组(5.54±1.43)μg/L、(91.73±16.63) mg/L、(8.49±2.83)分,脓毒性休克组(8.82±2.54) μg/L、(112.74±23.57) mg/L、(10.26±3.37)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清PCT、SOFA评分依次增加(P<0.05);3组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SOFA评分较SIRS组显著升高,而各组脓毒症患者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血清PCT、SOFA评分(7.63±2.68) μg/L、(9.06±2.26)分较存活组的(2.37±1.03) μg/L、(5.38±1.87)分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SOFA评分是脓毒症患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32,7.369,P<0.05).结论 血清PCT、SOFA评分可作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指标,SOFA评分联合PCT水平的检测对评估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伤情危重,次要症状易掩盖主要症状,造成漏诊、误诊率高。现将本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261例腹部创伤伴多发伤的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是一种较为罕见、可导致小肠梗阻的腹膜疾病.由Foo等[1]于1978年首先报道并命名.国内资料文献的文章266篇,共报道766例腹茧症[2].本文收集2000年10月至200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腹茧症8例,结合4种手术图片资料将本组病例分4种情形进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主型模式急诊科学科建设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自主型模式急诊科的功能和发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的临床资料,急诊出车3284次,急诊门诊接诊48350例次,急诊抢救660例,收住急诊病房1896例,收住其它专科病房3998例,急诊病房住院病人手术592例,其中危重病人手术54例。结果 距医院5公里以内的出诊,10分钟以内可到达现场。经现场急救后,转运途中无死亡,急诊抢救成功率92%,一般手术无死亡,危重病手术死亡7例,死亡率13%。结论 自主型模式急诊科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确定性急诊手术、重症监护治疗为一体,明显提高了危重病抢救成功率,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一支急诊医学队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68例MRSA所致VAP患者随机分为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每组各34例,两组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细菌清除率、炎性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利奈唑胺组MRSA清除率为73.5%、总有效率为64.7%,均显著高于万古霉素组55.9%、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白细胞、前降钙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利奈唑胺组白细胞、前降钙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程度显著优于万古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MRSA所致VAP疗效优于万古霉素,可明显提高细菌清除率,减轻肺部炎性反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