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回盲部恶性肿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回盲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总结经验.以期提高早期确诊率和患者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53例住院治疗的回盲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腺癌、黏液腺癌50例,恶性淋巴瘤3例。首次确诊率为75.5%。误诊或延迟诊断的疾病主要为阑尾炎、阑尾脓肿,胆囊炎、胆石症、下消化道出血、贫血待查等。结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回盲部恶性肿瘤的主要人群,肿瘤类型主要为腺癌。尽管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但提高警觉性,详细询问病史,通过大便隐血试验、钡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仍能有效的提高首次确诊率,积极手术冶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我科1994年2月~1994年1O月,经腹腔镜施行胆囊切除手术(LC)100例,效果良好.本文结合我们的经验就LC术前难易度预测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LC100例,男24例,女76例.年龄19~74岁,平均46.5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88例.慢性胆囊炎9例,胆囊息肉2例,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其中1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间手术,5例有过腹部手术史.1.2 手术方法 LC术前每例病人均放置胃管,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仰卧位,脐两侧用布巾钳抓提,从脐孔周围穿刺置入气腹针充CO_2气体,建立气腹使腹腔内压达1.87kPa.拔针后于脐孔下缘作-10mm长的皮肤切口,穿刺置入直径10mm穿刺锥鞘,插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头高脚低,向左倾斜30度.在腹腔镜的导向下于右侧肋缘下腋前线,锁骨中线分别置入直径5mm穿刺锥一只.于剑突下置入直径10mm穿刺锥鞘一只.分别在各穿刺锥鞘插入所需的器械,探查胆囊三角.辨明胆囊三角细小的解剖结构,解剖从胆囊与胆囊管交界侧开始.细心解剖出胆囊管.因急、慢性  相似文献   
3.
不放腹腔引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保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4年2月~1997年10月共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06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3例,占06%,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LC506例,占同朝住院胆囊切除术病例的76%,男169例,女337例,年龄16~78岁。术前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40例,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432例,单纯性胆囊炎34例,其中胆囊萎缩58例,术中分离或取石时致胆囊破裂72例,Calot三角解剖关系不清35例。未发生胆总管损伤、胆漏、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术后2~4天。中转开腹8例,其中7例为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无法分离;开腹后发现1例为胆囊十二指肠疾,l例为胆囊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11年来对88例内外胆道结石手术治疗的经验,以利提高基层医院手术治疗的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本组经肝门部I-Ⅲ级胆管切开取石、狭窄整形、肝胆管空肠盘式吻合68例(其中15例同时行不规则肝叶切除);经肝门部胆管及经肝表面联合切开取石20例。结果 2例死于严重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围手术期再手术3例,术后残石4例,术后胆道感染7例,其余病人全部治愈,成功率达85.3%。结论 只要注重术前综合判断、术中正确处理、术后综合治疗即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俯卧位、仰卧位及45°斜仰卧位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选择合适的体位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体位分为俯卧位组、仰卧位组、45°斜仰卧位组3个组.通过观察评价患者体位舒适度,患者手术建立通道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Ⅰ期结石清除率,结肠损伤率及术后感染率等指标,分析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仰卧位组(5.2%)和45°斜仰卧位组(5.6%)患者重度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俯卧位组(3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Ⅰ期结石清除率等指标45°斜仰卧位组明显低于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5°斜仰卧位组结肠损伤率(0)稍低于俯卧位组(10.0%)和仰卧位组(1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5°斜仰卧位组术后感染率(0)稍低于俯卧位组(5.0%)和仰卧位组(10.5%),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行PCNL术选择45°斜仰卧位较俯卧位、仰卧位更为安全可行,该体位下能有效增强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殷全忠  张明 《工企医刊》1999,12(4):19-20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粘膜增生性病变。我院自1992年~1997年共收治腺性膀胱炎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3岁~54岁,平均41岁.病程2年~3年。尿频、尿急者4例,无痛性肉眼血尿伴肾盂积水2例,尿痛  相似文献   
8.
赵俊  殷全忠  贾玉清 《哈尔滨医药》2008,28(1):13-13,15
术后意外胆囊癌(unexpectd gallbladder carcinma,UGC)是指胆囊因良性病变行胆囊切除术,在术前和术中均未发现有恶性表现,术后病理意外发现的胆囊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治疗以及与胰头癌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5月~2007年8月年收治的25例胰头占位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5例中,男17例,女8例,黄疸、腹痛和食欲减退为主要症状。25例中2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全胰切除术,3例因术中发现肿瘤广泛转移未能切除占位病变,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0例中有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胰腺炎。结论慢性胰腺炎(胰头肿块型)术前诊断尤其是与胰头癌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对于治疗,根据病情而定可保守治疗或进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或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68例体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9年4月~2003年4月作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EVP)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共1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