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0例误饮掺甲醇散装白酒的患者作肝脏、胰腺和肾脏B超检查,结果三脏器B超表现异常,是否因甲醇的直接或间接作用,需要作远期观察。  相似文献   
2.
以心脏损害为主的急性氟乙酰胺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10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者的心脏损害。方法 监测中毒者住院期间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变化,同时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记录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1)治疗前有9例患者尿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期间10例患者均升高;(2)住院期间全部病例心肌酶有1项或多项异常;(3)入院时4例心电图不正常(含3例窦缓),住院期间5例为不正常心电图(也有2例窦缓),出院时全部为正常心电图;(4)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有9例出现心脏电交替,1例游走心律,6例心律紊乱。结论 氟乙酰胺对心脏有明显的损害,而且可以引起心脏电交替。  相似文献   
3.
欧健苹 《广州医药》2010,41(4):39-40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女医务人员和某企业女职工子宫肌瘤及乳腺疾病的患病率,探讨女医务人员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85例本院女医务人员及285例某企业单位女职工,用超声检查乳腺及子宫,按子宫肌瘤及乳腺疾病的诊断标准检查其发病情况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女医务人员的子宫肌瘤、乳腺囊性增生及乳腺纤维瘤的患病率明显较某企业女职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医务人员子宫肌瘤及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女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这一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B超动态观察急性职业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肝、脾、肾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职业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肝、脾、肾的B超声像图改变以及与临床表现和有关生化检查的关系。[方法]通过动态观察4例急性职业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分析患者肝、脾、肾B超声像图的改变,并与临床表现和有关生化检查对照。[结果]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肝、脾、肾B超表现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声像图改变,而且,肝、脾、肾的恢复滞后于临床表现和有关生化检查。[结论]B超检查对于急性砷化氢中毒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欧健苹 《职业与健康》2000,16(12):116-116
观察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正常人各70例的心电图。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0.01〈P0.05)。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展至肺源性心脏病时,已有较高的机率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彩超评价高血压内皮微颗粒(EMPs)水平对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高血压患者30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血浆中EMPs的水平,比较两组对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吸烟等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志愿者组相比,高血压患者循环EMPs水平显著升高(P<0.01);高血压组患者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减低(P<0.01),循环EMPs水平与FMD值呈负相关(r=-0.142,P<0.01).结论 提示高血压病患者体内较高水平的循环EMPs是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减低的影响因素,彩色多普勒可作为诊断及观察疗效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气中毒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变化。方法观察并分析氯气中毒和正常人各22例的24 h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 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 m 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正常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的百分比(PNN50)。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氯气中毒组频发房性早搏、ST-T电交替与正常人组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短阵房速也有显著差异。心率变异性指标氯气中毒组SDNN、SDANN与正常人组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RMSSD、PNN50也有显著差异。结论氯气中毒对心脏的损害与心脏自主神经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噪声对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和肱动脉内皮功能(EDD)的影响。方法 选取连续职业性接触噪声作业1年(5 d/周,8 h/d)以上的在岗工人150人作为实验组,无接触噪声的工龄1年以上的同厂在岗工人150人作为对照组,用彩超检测IMT和EDD。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IMT、EDD随年龄增长而颈动脉内膜增厚,肱动脉内皮功能下降。实验组各年龄段的IMT、ED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中按工龄分组,两组的IMT、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噪声对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肱动脉内皮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欧健苹  苏凤璋 《新医学》2010,41(2):90-92
目的:分析研究脂肪肝与胆囊息肉发病的相互关系。方法:超声检查2469名到本院体检的事业单位人员,按脂肪肝及胆囊息肉的诊断标准检查其发病情况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受检的2469名人员中,脂肪肝患病率为30.2%,胆囊息肉患病率为12.4%,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P〈0.01)。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两组的胆囊息肉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脂肪肝组与轻度脂肪肝组的胆囊息肉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脂肪肝组30~39岁、40~49岁年龄段的胆囊息肉患病率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脂肪肝与胆囊息肉发病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形成与苯作业的关系。方法选择250例苯作业工人为观察组,250例不接触苯的健康人为对照组,运用超声检查肝脏,对其影象进行比较。结果肝血管瘤观察组11例,占4.4%;对照组4例,占1.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男性肝血管瘤的发病9例,占5%;女性肝血管瘤的发病2例,占2.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血管瘤的形成与苯作业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且注重对某作业工人的职检,定期进行B超检查,对有早期发现肝血管瘤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