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征集健康育龄妇女9例于连续若干周期的黄体晚期单次口服米非司酮,剂量分别依次为25mg、100mg、400mg和600mg,并于服药前以及服药后4、8、12、24、48、72、96和120h采血,以测定血清ACTH和皮质醇。另征集健康育龄妇女15例,随机分成三组(组Ⅰ~Ⅲ),分别在黄体早、中、晚期给于米非司酮25mgq12h×6,在d1~d7期间每天采血以测定血清ACTH、皮质醇和米非司酮水平。结果显示米非司酮25mg和100mg单次口服对ACTH、皮质醇水平及其昼夜分泌节律并无明显影响,可是一次口服高剂量(400mg和600mg)后,ACTH和皮质醇上午分泌水平增加,昼夜变化幅度明显减少。米非司酮多次用药(25mqq12h×6)期间,每天上午ACTH和皮质醇几乎无明显变化,黄体期早、中、晚期服药的对象,其血药浓度、ACTH与皮质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本研究提示对于非妊娠妇女,米非司酮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示其抗糖皮质激素活性,只有一次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才会明显影响其ACTH与皮质醇的昼夜分泌节律。黄体期不同的生殖激素状态对口服米非司酮后的药物吸收及其抗糖皮质激素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妇女的宫颈扩张作用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共征集374例早孕妇女于负压吸宫术前随机口服米非司酮25mg q12h×4(组Ⅰ,n=124)、米索前列醇800μm(组Ⅱ,n=126)或不用任何药物(组Ⅲ,n=124)。结果显示组Ⅰ~Ⅲ Hegar氏扩张器无阻力通过宫颈内口的最大直径分别为6.6±0.8,7.0±00.9和4.1±1.4mm((?)±S,下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4±12.0,11.4±9.6和23.1±18.5ml;术中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26,27.78%和54.03%。三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01),且米索扩张宫颈和减少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比米非司酮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用于催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催经的效果及副反应。 方法 在全国 8个研究中心共接收了 72 0名妇女 ,平均预期月经延迟 ( 4.9± 1 .7) d。接纳当天给予 1 50 mg米非司酮 ,3 6~ 48h后门诊阴道放置 40 0μg米索前列醇 ,并留院观察 1 h。嘱服药后 1 0 d内随诊。观察指标主要为妊娠、月经来潮。测定血清雌二醇 ( E2 )及孕酮 ( P) ,以分析月经延迟时的周期时相。 结果 在 72 0名妇女中失访 1人。在 71 9名妇女中 ,就诊时已经妊娠 492人 ,其中完全和不完全流产 46 7例 ( 95.0 % ) ;妊娠继续 2 4例 ( 4.9% ) ;异位妊娠 1例 ,作进一步处理。月经延迟 2 2 7名妇女 ,其中月经来潮 2 2 2例 ( 97.8% ) ;月经延迟>45d或停经者 5例 ( 2 .2 % )。服药后副反应中有恶心 9%、呕吐 3 .1 %。血清 E2 与 P显示 ,月经延迟者有 6 0 %仍处于卵泡期水平 ,仅 3 0 %处于黄体期 ;在妊娠组 ,6 0 %血清 P和E2 的水平相当于黄体期水平 ,说明已有极早期妊娠。 结论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催经止孕方法 ,对解决妇女担忧非意愿妊娠有利 ,免除在以后寻求流产  相似文献   
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safety and acceptability of mifepristone com-bined with misoprostol used for late luteal fertility regulationtreatment cycles in total. Subjects were planned to receive treatment with 25 mg ofmifepristone, Q12 h × 4 orally for five days prior to expected menstruation followedby 400 μg of misoprostol 48 h later for up to six cycles.Results There were 13 pregnancies in the 267 treatment cycles and among them com-plete abortion and continuing pregnancy occurred in 7 and 6 cycles respectively. So theoverall pregnancy rate was 4. 87% (13/267) and the rate of continuing pregnancywas 2. 25% (6/267), while the failure rate per pregnant cycle was 46. 15% (6/13).In treatment cycles the vaginal bleeding patterns changed insignificantly as comparedwith those in control cycles.Conclusion The efficacy, compliance and acceptability of the regimen should befurther improved when it was administered for late luteal fertility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5.
Researchonmalecontraceptionlagsfarbehindthanthatonfemalecontraception.Thereisfewmalehormonalcontraceptivethatcouldbewidelyuse...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两种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9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分别单次口服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片(每片含左炔诺孕酮0.15mg和炔雌醇0.03mg),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左炔诺孕酮和炔雌醇的血药浓度,计算两种制剂中左炔诺孕酮和炔雌醇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除了左炔诺孕酮的t1/2以外,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左炔诺孕酮和炔雌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制剂中左炔诺孕酮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59±20.30)%,炔雌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3.57±26.70)%。结论:两种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对早孕妇女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共征集24名停经≤49d、要求中止妊娠的健康妇女,分4组,各组依次口服米非司酮50mg(组Ⅰ)、50mgQ12h×6(组Ⅱ)、200mg(组Ⅲ)和600mg(组Ⅳ),首次服药后72h行人流术(组Ⅰ)或阴道内放置卡前列甲酯栓(PG05)1mg(组Ⅱ~Ⅳ)。结果显示各组之间临床效果及临床经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CG、E2P变化趋势亦基本一致。β-hCG在用药前24h内上升50%~100%(P<0.01),服药后至孕囊排出前仍呈上升趋势,口服首剂米非司酮后,各组E2水平亦持续高于服药前,而P水平则缓慢下降。妊娠中止后,上述三种激素急剧下降。服药期间,各组PRL和皮质醇明显上升,孕囊排出后前者下降缓慢,而后者下降迅速,ACTH、T3、T4和TSH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来非司酮(50mgQ12h×6,200mg和600mg)抗早孕时无明显量效关系;其主要作用部位似不在卵巢和绒毛;但对垂体一肾上腺轴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大剂量时;对垂体一甲状腺轴影响不明显;PRL水平变化似为药物直接作用所致,其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黄体期应用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旨在比较黄体期不同阶段应用米非司酮对黄体功能、卵泡发育、排卵和阴道出血类型的影响以探讨其生育调节的作用机理。15名采取屏障避孕的健康育龄妇女,随机分成三组(组Ⅰ~Ⅲ),分别在黄体早、中、晚期给予米非司酮口服25mgq12h×6。每例对象在对照周期、服药周期和随访周期均接受采血,测定其血清FSH、LH、PRL、E2和P的水平,记录其阴道出血量及时间。结果显示服药后阴道出血类型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因服药时机而异。服药时间距LH峰愈近,则诱发阴道出血所需时间愈长,两者是显著负相关(r=-0.87,P<0.001)。黄体早期用药(组Ⅰ)对黄体功能及出血类型无明显影响。黄体中期用药(组Ⅱ)者中,3例孕酮水平提前下降,服药周期缩短,提示黄体过早溶解;另2例在月经预期来潮之前亦有一次阴道出血,但其孕酮水平并未随之下降,提示黄体未提前萎缩。黄体晚期用药(组Ⅲ)对服药周期无明显影响;但是在随访周期,2例对象卵泡发育缓慢,排卵明显延迟,并且其黄体期也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黄体晚期用作生育调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接受性。方法 :预期月经来潮前 5日~月经来潮当日开始口服米非司酮 ,2 5 mg,q1 2 h× 4次 ,并于首次用药后48h口服米索前列醇 40 0μg。结果 :共接纳了 61名对象 ,服药周期为 2 67个。共有 1 3个周期妊娠 ,其中 7个周期完全流产 ,6个周期继续妊娠 ,故总妊娠率为 4.87% ( 1 3 / 2 67) ,服药后继续妊娠率为2 .2 5 % ( 6/ 2 67) ,妊娠周期的服药失败率为 46.1 5 % ( 6/ 1 3 )。用药期间 ,月经周期与经期长度均无明显变化。2 67个服药周期中有 1 94个周期按照科研设计服药 ,占 72 .66%。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黄体晚期用作生育调节有一定效果 ,但有效性、依从性与可接受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Clinical Pharmacodynamics of Mifepristone(RU486) for Termination of Early-PregnancyHeChang-hai(贺昌海);WangZhong-xing(王忠兴);Wang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