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和掌握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从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16—2021年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资料,计算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时间的发病率变化情况;用年平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mean percentage change, APC)评价发病率变化趋势,用GM(1,1)模型预测未来三年发病率。结果2016—2021年厦门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 332例,发病率在3.99/10万~13.60/10万之间波动,年平均发病率9.20/10万,男性(10.98/10万)高于女性(7.27/10万),发病年龄集中在1~14岁(1 976例,占84.73%),其中学生和幼托机构儿童1 727例。发病时间呈双高峰分布,发病例数最多在5月和11月。全市发病率年均下降21.61%(t=-3.49,P<0.05)。GM(1,1)模型建模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11.14%,预测2022—2024年发病率将进一步下降。结论 厦门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处在福建省中上水平,应进一步加强疫苗接种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多肽抗原19-9(CA19-9)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经病理诊断的结直肠癌原发住院病例123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及CEA、CA19-9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对病例进行随访,分析CEA、CA19-9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的CEA阳性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细胞学分级诊断(Dukes分期)C/D分期的CA19-9阳性率高于A/B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术前CEA、CA19-9单项阳性和双阳性病例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分别P=0.022,P=0.002,P=0.008);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型(OR=2.524,95%CI=1.230~5.182,P=0.012)及血清CA19-9(OR=3.310,95%CI=1.371~7.991,P=0.008)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术前血清CEA和CA19-9升高可预测预后不良,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型及血清CA19-9可作为预测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厦门市老年人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老年人伤害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分析辖区内哨点医院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的60岁以上伤害病例,分析伤害特征。 结果 2016年厦门市共登记报告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3 965例;造成老年人伤害前5位的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46.94%)、钝器伤(17.40%)、道路交通伤(11.40%)、动物伤(10.42%)和刀/锐器伤(8.50%);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8:00~20:00;地点以家中(51.02%)、公共居住场所(19.80%)和公路/街道(17.48%)为主;伤害发生时进行休闲活动的构成比最高,达46.10%,其次为家务(16.90%)和步行(8.75%);受伤部位构成比前3位的分别为:下肢(26.70%)、头部(26.48%)和上肢(22.37%);伤害程度以轻度为主。 结论 应采取相对应的多层面干预措施,预防老年人伤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厦门市居民脑卒中死亡变化趋势,为厦门市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脑卒中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等评价指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脑卒中死亡率66.76/10万,各年男性标化死亡率始终高于女性。男性(OR=1.31,95%CI:1.26~1.36)、生活在农村(OR=0.52,95%CI:0.50~0.54)和2005-2009年时间段(OR=0.92,95%CI:0.89~0.96)、年龄越大(OR=1.90,95%CI:1.88~1.91)可能是脑卒中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厦门市脑卒中死亡率居高不下,应以农村、男性、老年人群为重点关注对象,重视脑卒中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研究X射线和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9月来本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64例,根据不同诊断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CT诊断组和X射线诊断组,每组各82例;CT诊断组采用CT诊断方式,X射线诊断组实施胸部X射线检查,对照两组诊断结果。结果:X射线诊断组诊断准确率为97.56%,CT诊断组诊断准确率为97.84%,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CT诊断组和X射线诊断组对斑片影、结节影、腺泡实质影、间质浸润检出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X射线诊断组肺纹理增粗检出率比CT诊断组高,胸腔积液检出率比CT诊断组低(P<0.05)。结论:X射线和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均较高,而X射线照射剂量比CT更低。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居民肺癌死亡与减寿趋势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死因.本研究旨在探讨厦门市居民肺癌死亡和减寿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厦门市肺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5年-2014年厦门市居民肺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potential life lost,AYLL)、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等评价指标,用GM(1,1)模型对死亡率和AYLL进行预测.结果 2005年-2014年,厦门市居民肺癌死亡率28.58/10万,年均上升4.86%,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2.90倍;AYLL为7.8年,存在下降趋势.GM(1,1)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2.16%-8.83%,预测2015年-2019年肺癌死亡率和AYLL值均有所上升.结论 厦门市肺癌死亡率逐年升高,未来肺癌死亡率和人均减寿数都有上升趋势,应重视肺癌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厦门市居民结直肠癌死亡变化趋势,为厦门市结直肠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年-2014年厦门市居民结直肠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等评价指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2005年-2014年,厦门市居民结直肠癌死亡率10.69/10万,年均上升9.35%,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40倍。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升高逐渐升高,死亡年龄中位数为70岁。男性(OR =1.67,95%CI:1.52~1.82)、生活在城市(OR =1.67,95%CI:1.50~1.85)和2010年-2014年时间段(OR =1.48,95%CI:1.35~1.63)、年龄越大(OR =1.52,95%CI:1.50~1.55)可能是结直肠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厦门市居民结直肠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应以城市、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重视结直肠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厦门市居民肝癌死亡变化趋势,为厦门市肝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厦门市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肝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人口)、死亡年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P25~P75)等评价指标。用SAS 9.2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肝癌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14年,厦门市居民肝癌死亡率为31.35/10万,标化死亡率33.30/10万,死亡率年均下降1.65%;男性死亡率(49.84/10万)是女性(12.76/10万)的3.90倍,男性标化死亡率(54.75/10万)是女性(12.93/10万)的4.23倍。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死亡年龄中位数为57岁(P25~P75:48~69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OR=4.42,95%CI:4.14~4.72)、年龄越大(OR=1.33,95%CI:1.33~1.34)、生活在农村(OR=1.49,95%CI:1.41~1.57)和2005-2009年时间段(OR=1.08,95%CI:1.02~1.14)可能是肝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厦门市居民肝癌死亡率仍保持较高态势,不能放松警惕,应以农村、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加强肝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厦门市女性乳腺癌死亡和减寿的变化趋势,为厦门市乳腺癌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9-2014年厦门市女性乳腺癌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AYLL)、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等评价指标,用GM(1,1)模型对死亡率和AYLL进行预测。结果 2009-2014年,厦门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7.10/10万,死亡年龄中位数为56岁,死亡率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造成的AYLL为16.59年。GM(1,1)模型对AYLL和PYLLR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为5.92%和2.45%,预测2015-2017年女性乳腺癌所致AYLL和PYLLR值有所上升。结论 GM(1,1)模型可用于厦门市女性乳腺癌减寿趋势预测,未来厦门市女性乳腺癌死亡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应重视乳腺癌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厦门市城乡居民胰腺癌死亡和减寿趋势变化,为厦门市胰腺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3-2014年厦门市城乡居民胰腺癌死亡资料,用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死亡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03-2014年,厦门市城市、农村居民因胰腺癌死亡率分别为3.12/10万和1.53/10万;人均寿命损失分别为8.87年和12.81年。无论城市、农村胰腺癌死亡率,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均存在上升趋势,年均分别上升6.91%、4.83%。无论城乡,胰腺癌造成的SPYLLR呈上升趋势,而AYLL城市存在下降趋势,农村则来回波动。结论厦门市城乡居民胰腺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以男性、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重视胰腺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