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深圳市CT医疗照射的现状,估计所致居民剂量负担。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2016年深圳市医疗机构中使用的CT进行调查。首先分头部、胸部、腹部和其他部位调查CT扫描人次和标准扫描参数,结合测量的加权CT剂量指数和文献结果,估算深圳市CT医疗照射所致居民的剂量负担。结果 2016年深圳市CT医疗照射频率为109.84人次/千人口,估算头部、胸部和腹部CT扫描的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1.21 mSv、5.83 mSv和7.08 mSv。2016年深圳市CT医疗照射所致居民集体剂量为6090.28 Sv·人,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30 mSv。结论 CT医疗照射频率和单次扫描剂量是影响居民剂量负担大小的两个重要因素,减少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和建立CT医疗照射指导水平是降低集体剂量负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进一步总结电离辐射与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关系。方法搜索有关文献,以检查细胞数、染色体畸变细胞数和畸变率为基本数据,根据对研究数据的异质性检验,用率差(RD)作为效应值,然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RD合并值为0.006,RD合并值的95%CI为(0.002,0.009),放射组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电离辐射与放射工作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汕头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防护管理的重要手段 ,监测结果可以真实地反映放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剂量情况 ,为防护效果评价和放射损伤防治提供可靠的剂量依据。现将2 0 0 0年我市 3 80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仪器与方法1 1 仪器设备和剂量计 测读仪器为北京核仪器厂生产的FJ -4 2 7A型微机热释光剂量仪 ,剂量探测器为LiF(Mg、Cu、P)片 ,退火设备为FJ -4 11热释光退火炉。LiF(Mg、Cu、P)片使用前经 2 40℃ 10min退火处理 ,经选片后严格分组 ,包装成徽章式剂量计 ,每剂量计内放三片 ,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核电站周围儿童甲状腺健康状况,为评价对健康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样选择核电站周围7~14岁儿童为调查对象,进行甲状腺临床触诊和B超检查,食用盐碘和尿碘含量测定。[结果]共检查儿童6 750人,触诊和B超检查肿大率分别为1.5%和0.7%。碘盐合格率为95.6%(6 184/6 468)。尿碘中位数为180μg/L,其中19.3%的儿童尿碘含量低于100μg/L。[结论]核电站周围儿童甲肿率符合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要求,但部分儿童碘盐摄入状况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电站运行前后周围人口变化趋势,为居民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价与医学应急准备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方法以大亚湾核电站1号核岛为圆心,通过描述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核电站不同距离(0—5,0~10、0—20和0—30km)、不同运行期间(1990--1992、1993--1997、2002--2005、2006--2010)周围人121的密度、男女比例及年龄性别构成比。结果20年来,4个调查区人口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户籍人口以0—30km增长最快,年增长率为3.87%;常住人口以0—5km增长最快,年增长率为10.35%。男女比例2010年0—10km上升至101.40,较1990年增加了16.16;1993--2010年,年龄构成在0—10和0—20km范围内,0—14岁比重分别下降了7.78%和9.74%,15~64岁比重分别上升了9.20%和9.75%。结论人口密度低于相关的控制标准,非户籍人口增加幅度较大;性别比例由男少女多转变为男多女少;年龄构成15~64岁比重逐年上升,以劳动适龄人口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和掌握深圳居民区环境γ辐射剂量水平及其动态变化,以积累资料.方法 应用LiF(Mg,Cu,P)玻管热释光剂量计,在距离核电站0-80km划分的三个区域布放16个监测点,按照国家标准方法 检测.结果 1997-2006年外照射累积剂量平均水平0-80km为(86.6±18.9)μGym-1,其中0-20km为(88.9±20.6)μGym-1;>20~50km为(86.5±17.4)μGym-1;>50~80km为(84.4±16.6)μGym-1.结论 三个区域之间比较和季节性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与核电站运行前比较无明显的变化,剂量贡献主要来自于天然辐射并在一般的本底水平范围的波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周围生活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了解核电站正常运行状态下对周围环境饮用水放射性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测量水样中的总α、总β放射性。结果 水源水的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分别为0.028 Bq/L、0.122 Bq/L,出厂水的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分别为0.014 Bq/L、0.103 Bq/L,末梢水的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分别为0.013 Bq/L、0.110 Bq/L。结论 核电站周围饮用水总放射性水平处于正常本底值,未见核电站运行对核电站周围饮用水的放射性水平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汕头市印刷行业劳动卫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行业(特别是凹板印刷)中使用有机溶剂是一个普遍现象,其伴随的劳动卫生问题更是不容忽视。为了解我市印刷行业中的职业危害现状,2000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现报告如下。一、内容与方法1.内容(1)一般情况 包括有害作业厂数、职工总数、职业有害因素种类及接触人数、作业点卫生防护等。(2)对生产环境有害因素进行现场监测。(3)对接触有害因素工人进行健康检查。2.方法(1)按《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分册)》规定进行定点和采样。  相似文献   
9.
林涌钦  王海军  王小强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071-2073
目的调查广东大亚湾、岭澳核电站运行期环境辐射剂量水平,科学地评价核电站建设对周围人群生活环境的影响。方法用全球定位器GPS确定监测点位置,用AT1123型环境水平X、γ检测仪测量环境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核电站周围14个固定监测点的环境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为0.20~0.30μGy/h,按与核电站不同距离,调查区环境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为(0.23±0.04)μGy/h,对照区为(0.22±0.04)μGy/h,两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电站周围辐射剂量水平属于广东省正常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大亚湾、岭澳核电站的正常运行对周围生活环境没有产生辐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二甲基甲酰胺接触者肝损害39例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溶剂在工业上广泛使用,它能引起实验动物和人的肝损害[1-2]。我们对某手袋厂39名工人因接触含有DMF的人造革而发生肝损害事件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该厂员工于2006年1月初使用新进货的人造革材料加工手袋,5 d后首名工人出现恶心、呕吐、乏力、腹痛等不适症状,随后陆续有10多名工人出现类似的症状,先后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指标异常。在全厂职业健康检查中,又发现部分工人肝功能指标异常。所有出现不适症状和肝损害的工人均被分别送市和区医疗机构诊治。经核实,共有39名工人有肝损害的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