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费对高血压坚持治疗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于血压的降低,提高治疗率是关键。作者通过了解患者对高、低药费的选择以及高、低药费对坚持治疗的影响力度,探讨合理“用药”与“经济观点”融合为一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半定量法降钙素原(PCT)测定时判断重症监护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人是否合并细菌、真菌感染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SIRS病人200例,早期快速半定量法测定降钙素原(CPT),根据随后的细菌学培养结果分为A组(培养阳性组)、B组(培养阴性组),分别记录两组的PCT值,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PCT对合并细菌,真菌感染的SIRS病人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PPV)、阴性预测率(NPV)分别为:82.5%(52/63)、78.1%(107/137)、63.4%(52/82)和90.7%(107/118)。结论 半定量法降钙素原测定标示细菌或真菌的感染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重症监护室SIRS病人早期经验性应用抗生素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3.
Icu危重患者20例,随机分为A组(胰岛素组),B组(胰岛素+生长抑素组),每组10例,控制血糖目标为4.6~6.1mmol/L,生长抑素(思他宁)125μg/小时持续静脉泵入。结果:B组血糖控制所需要的胰岛素少,血糖波动更少,达标时间更长。低血糖,低血钾发生人数少(P〈0.05)结论:小剂量生长抑素配合常规胰岛素在危重病人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和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生长抑素在危重病人强化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剂量生长抑素用于危重病人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icu危重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胰岛素组),B组(胰岛素+生长抑素组),每组25例,控制血糖目标为4.4-8.0 mmol.L^-1,A组单用常规胰岛素,B组同时给予生长抑素(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每8 h一次,观察两组病人首次达到目标范围所需要的时间,5 d内血糖达标的小时数,平均每天胰岛素的用量,每天血糖的波动幅度(血糖最高值—血糖最低值),治疗期间低血糖和低血钾的发生频率,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指标等指标。结果B组(胰岛素+生长抑素组)血糖控制所需要的胰岛素明显比A组少,而且B组的血糖波动更少,达标时间更长。出现低血糖,低血钾的病人数和出现次数均比A组少,而且治疗后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炎症指标较A组下降,但APACHEⅢ评分,两周内死亡例数,院内感染发生率等预后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危重病人强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目标以4.4-8.0 mmol.L^-1为宜,小剂量生长抑素配合常规胰岛素在危重病人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和胰岛素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但尚无可以改善预后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患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方法的效果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1例,按照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划分为A组(急性肾衰组)23例,B组(对照组)18例,二组患者在性剐、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出现肾衰后停用甘露醇,进行奎天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浇过,B组常规治疗。记录二组患者屈内压、肝肾功、电解质酸碱度变化,1周后APACHEⅢ评分和2周内死亡例数和A组患者肾裹出现时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逮过患者滤器使用时间、治疗时间、治疗前后凝血时间改变等数值。结果A组出现肾衰时间为入院后(2.8±1.2)d,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逢过时间(68±17)h,每个滤器使用时同(23±11)h,患者治疗前后体内凝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擎意义。二组患者的肝功能、酸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组肾功能指标明显高于B组(P〈0.01),血钾、血钠平均值有明显差异.A组反而曼接近正常范围。A组患者颅内压平均值明显比B组高,颅内压波动范围却比B组小(P〈0.05),A组患者1周后APACHEⅢ评分和2周内死亡例数明显大于B组(P〈0.01)。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患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方法有明显的稳定电解质等内环境指标的作用,但是这些患者颅内压数值和病死率仍然明显增高,治疗中仍然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布洛芬在急性肺损伤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布洛芬应用于急性肺损伤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45例急性肺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B组(激素组),C组(布洛芬组)每组15例。纪录氧合指数,白介素2(IL-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发症例数,病人预后等数据。结果B组C组病人第五天的氧合指数和炎症因子浓度明显较对照组改善,B组的并发症明显比其余两组多,两组病人一周后APACHEⅢ评分和两周内死亡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布洛芬应用于急性肺损伤病人可以提高病人氧合指数,降低炎症因子浓度,但尚无可以明湿改善病人预后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昏迷的病人中实行胃腔定植菌监测对防治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重症监护室(ICU)中发生肺部感染(44例)和没有发生肺部感染(23例)的昏迷病人抑酸药应用情况及胃液PH值,胃液及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结果发生肺部感染的昏迷病人抑酸药应用时间明显较长(4.3±1.7天vs2.9±1.2天,P〈0.05),胃液PH值(3.9±1.6vs1.7±0.7,P〈0.05)和胃液培养阳性结果(31%vs13%)明显增高,胃液培养和肺部病原体菌种的一致性和构成比类似。结论胃液PH值和胃腔定植菌监测对于防治昏迷病人的肺部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生长抑素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41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A组(n=23)入住ICU后即予注射用生长抑素(思他宁)持续静脉泵入,250μg/h,维持72h。B组(n=18)不用思他宁,其他治疗措施同A组。记录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出现频率、营养指标、每天胰岛素的用量、患者预后等数据。结果A组胃肠道症状出现频率明显少于B组,一周后的营养指标优于B组,每天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少于B组,两组患者一周后APACHEⅢ评分和两周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抑素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更有助于肠内营养实施,改善营养指标,稳定血糖水平,但尚无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中常规肝素抗凝与体外枸橼酸钠抗凝两种方法的效果与特点。方法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人7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A组(体外枸橼酸钠抗凝组)(n=37),B组(常规肝素抗凝组)(n=33)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血电解质,酸碱度,凝血指标的变化。管路及血滤器的凝血情况和使用时间,并观察治疗中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电解质、血气指标稳定,肌酐、尿素清除效果明显,超滤可达目标值,A组血滤器的凝血情况和使用时间优于B组,A组体内凝血时间不受影响,A组葡萄糖酸钙用量明显大于B组。结论在CVVHDF体外枸橼酸钠抗凝对比常规肝素抗凝更有效和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经鼻气管插管病人鼻窦炎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鼻气管插管病人鼻窦炎的发生率及其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关系。方法40例气道开放的病人分为两组,A组(n=20)为经鼻气管插管组,B组(n=20)为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组,定时行鼻窦x线断层扫描及口咽部、鼻腔、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胸片检查,记录两组病人的鼻窦炎,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细菌培养的结果,病人预后等数据。结果A组鼻窦炎发病率明显增高,但院内获得性肺炎,1周后APACHEⅢ评分,两周内死亡例数并无明显差异,鼻部分泌物和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病原体构成比并不一致。结论经鼻气管插管会使鼻窦炎的发生率增高,但并不一定会导致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增加,两种疾病的常见致病微生物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