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尼麦角林片治疗,对照组予去痛片治疗。2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经颅多普勒检查血流改善率80.1%。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经颅多普勒检查血流改善率44.4%。治疗组总有效率,血流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尼麦角林片治疗紧张性头痛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呼吸状态视频辅助教学,探究提高东莞院前社区志愿者队心脏骤停患者呼吸状态的判断效率。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532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视频组(n=265人)采用呼吸状态视频辅助教学进行培训;传统组(n=267人)用口头讲授传统教学法进行培训。培训完毕后对志愿者对不同呼吸模式的判断耗时、准确性、自信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视频组的判断耗时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而准确性和自信度则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呼吸状态视频辅助教学培训改善东莞院前志愿者对呼吸状态的判断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急性苯丙胺类兴奋剂中毒患者机体儿茶酚胺等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比较上述指标与急诊定量分级策略在对ATS中毒患者临床病情判断上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急诊就诊88例患者,根据传统分级方法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类,分别于就诊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β-内啡肽浓度。根据我们之前制定的定量分级标准对此88例患者病情重新分级,观察患者治疗转归与血清学检测、定量分级标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传统分级方法的3组患者好转率均低于定量分级方法,且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β-内啡肽的浓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定量分级诊断指导急性ATS中毒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意义优于血清学指标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苯丙胺类药物过量的标准,以快速判断患者病情、预后和指导治疗。方法:将我科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苯丙胺类药物过量的患者分别以传统病情评价和定量分级评分评估病情,比较两种不同评估病情后的疗效。结果:对急性苯丙胺类药物过量采用定量分级评分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病情评价,P〈0.05。结论:应用急性苯丙胺类药物过量的定量分级标准有利于快速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苯丙胺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急诊科诊治的急性苯丙胺类药物中毒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就诊人群以青年患者多见,年龄在25~28岁,78.4%为轻、中度中毒,且21%~41%合并有饮酒史.极重度患者罕见,但死亡率极高.与轻、中度中毒相比,重度中毒患者就诊时间短,但治疗周期延长,有一定死亡风险.发病时间以春夏季为主,而且夜间0点至清晨8点为就诊高峰期.结论:急性苯丙胺中毒以年轻人多见,病情以轻、中度中毒为主,治疗时间较短,预后较好;重度、极重度患者病情恶化快,治疗周期长,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病因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至20011年12月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患者364例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A组,n=178例)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186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NT-proBNP浓度(2994.6±518.2) pg/ml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224.5±67.8) pg/ml,P<0.01;且NT-proBNP在不同心功能NYHA分级组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床边快速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对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的病因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胸外按压标准对操作者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工业大学42名大学一年级学员,按照自愿原则参与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培训。导师组由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3名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导师组成。学员分组接受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指南课程培训,之后在模拟人上考核合格后进入研究。每个受试学员进行8min不间断的胸外按压,对比他们按压前后的血压、心率以及乳酸变化。结果 42名受试者均完成8min持续胸外按压。总体按压深度均未达到指南要求,且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其中女性按压深度明显低于男性学员。按压频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心率、乳酸在按压前后变化有统计学差异,并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即使遵循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的胸外按压标准,非医学专业的CPR操作者依然无法到达指南推荐的标准。按压质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考虑到乳酸与心率变化呈正相关,提示可以通过监测心率情况来判断疲劳程度,指导CPR轮换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东莞市虎门镇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急诊科2009年度院前急救资料.结果:患者以男性和21-60岁的青壮年为主,一天内在10-22时以及冬、春季院前急救较密集.外伤以车祸和头部外伤为主,非外伤中以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为多见.结论:一天内在10-22时以及冬春季节应加强院前急救力量;本区域的院前急救重点是外伤和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指南要求下女性旁观者胸外按压质量与疲劳程度。方法:招募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36人,将其随机分入AHA 2005组和AHA 2010组,分别按照2005和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要求授课及考核,考核合格后进入研究。进入研究的受试者进行8 min单纯胸外按压,在按压前、后记录受试者基本数据,按压过程中记录按压深度、频率及主观疲劳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按压深度均未达到指南推荐要求,且随按压时间出现下降趋势,2010组在第1、2 min与2005组比明显差异(P0.05);心率、收缩压及指尖乳酸在各组中的按压前后均显著增高,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主观疲劳评分在第3 min后2010组明显高于2005组(P0.05)。结论:对非医学专业女性受试者,遵循AHA 2010指南要求的按压质量并不显著优于AHA 2005,甚至在长时间按压过程中加剧操作者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