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初省卫生厅下发了“福建省地氟病考核验收暂行办法”,1994年我们根据有关地、县卫生局的申请报告,先后考核验收8个病区县17个病区村。现将考核验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联合型瑞文测验福建省儿童常模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适合福建省儿童特点的城市、农村联合型瑞文测验的常模。方法在9个设区市的城区和农村小学中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确定被试的学校和儿童,运用联合型瑞文测验。结果试题的难度达到理想值(城市为0.62,农村为0.58),区分度较好(rpb>0.195,P<0.05),鉴别指数D>0.2的测试题占80%,复测信度高(相关系数rtt=0.91),构想效度较高。结论实现了将联合型瑞文测验在福建省标准化的目的,建立适合福建省儿童特点的城市、农村联合型瑞文测验的常模。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福建省碘缺乏病高危地区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地克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现况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制订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在碘盐监测覆盖率较低的秀屿区、翔安区、平潭县、东山县各抽取3个乡(镇),进行10岁以下新发地克病病例搜索;在每个乡(镇)抽取2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40名8~ 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同时采集尿样,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在小学所在村抽取20名18 ~40岁育龄妇女,采集食用盐样和尿样,用半定量法测定盐碘,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结果 病例搜索未发现新发地克病及疑似地克病病例;8 ~ 10岁儿童总体甲状腺肿大率为3.6% (37/1027),但东山县为5.4%( 13/240),超过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5%);8~10岁儿童和18~40岁育龄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5.3、152.7 μg/L;碘盐覆盖率为82.7% (382/462).结论 福建省碘缺乏病高危地区未发现新发地克病及疑似地克病病例,人群尿碘中位数处于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4.
全民食盐加碘对沿海城区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沿海地区实施有效全民食盐加碘对补碘后出生的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用联合型瑞文测验测定全民食盐加碘出生的儿童智商(IQ),同时分析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对智力发育影响。结果沿海地区补碘后出生的儿童智力低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补碘前出生的儿童。将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与儿童的智商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R^2=0.232,结论全民食盐加碘可有效改善儿童智力发育,后天的环境因素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5.
非碘盐地区综合干预措施后居民食用盐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综合干预措施后非碘盐地区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及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 [方法 ]随机抽检试点地区南安市、同安区和对照点福清市、漳浦县居民户食用盐的含碘量 ,入户问卷调查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 [结果 ]居民户食用盐非碘盐率 ,综合干预试点南安市、同安区分别为 1 4 .6 %和 1 1 .1 %,对照点福清市、漳浦县分别为 2 5 .2 %和 4 0 .3 %;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 ,试点区为 71 .8%,对照区为 5 7.1 %(P<0 .0 1 )。 [结论 ]非碘盐地区综合干预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 ,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及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全民食盐加碘对福建省消除碘缺乏病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全面了解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干预措施后福建省碘缺乏病动态变化趋势,评估干预措施效果和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进程.方法 自1995年起每隔两年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法在全省调查30个县,调查8~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家中盐碘及健康教育问卷.结果 全民食盐加碘后,福建省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1995年的44.6%提高到2005年的90.9%,居民非碘盐率由1995年的44.8%下降至2005年的6.1%,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1995年的29.5%下降到2005年的1.3%,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由1995年的111.8μg/L提高到2005年的158.1μg/L.结论 经过10年防治,福建省控制碘缺乏病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的要求,实现省级水平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福建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现状。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省36个地氟病区县抽取2个病区县,做为调查县,测定饮用水氟含量、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对16岁及以上成人进行氟骨症普查,并对临床疑似氟骨症患者进行X线拍片。结果水氟含量合格率为94.1%,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0%,儿童氟斑牙流行强度为阴性,X线氟骨症检出率0.06%。结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实施改水降氟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学生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探讨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在沿海地区福清市小学生中开展碘盐鉴别活动,并于健康教育活动前后,随机抽查30所小学的学生及小学所在地的家庭主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并检测居民户食用盐情况.结果实施碘盐鉴别活动前后,学生碘缺乏病知晓率分别为32.9%和88.2%,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晓率分别为39.5%和67.3%,碘盐覆盖率分别为69.5%和79.5%,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学校中开展碘盐鉴别健康教育活动后,学生、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明显提高,碘盐覆盖率相应提高,因此学校中开展碘盐鉴别健康教育活动是传播防治碘缺乏病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福建省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现状,为有效落实科学补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在福建省6个设区市各选择1个区,每个区选择1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选择1个居委会;选择11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选择1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1个村.每个居委会(村)选择30户居民户,检测饮用水水碘、盐碘,用3日称量法测算该户居民人均食盐摄人量;选择18~45岁成人20名,检测尿碘;每个街道(乡、镇)选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各30名,选择8~10岁儿童50名,检测尿碘.结果 沿海城市、内陆城市、内陆农村、沿海农村、沿海山区农村分别调查153、30、94、183、62个居民户,盐碘中位数范围为28.4~30.8 mg/kg,沿海城市、内陆城市、内陆农村、山区农村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都在90%以上,沿海农村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86.9%( 159/183)、83.6%( 153/183).沿海城市、沿海农村、内陆城市、内陆农村、沿海山区分别调查了258、300、110、160、101名8~ 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1.0、165.6、267.7、269.0、161.0μg/L;分别调查了101、123、118、63、41名成人,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7.6、2034、174.7、302.8、154.9μg/L;分别调查了151、181、50、101、63名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56.5、141.7、116.2、163.0、126.2μg/L;分别调查了154、184、40、111、70名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0.3、118.8、110.9、154.6、175.9 μg/L.结论 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水平适宜,不存在碘过量的问题,沿海地区仍需供应碘盐;应高度关注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并将这部分人群监测纳入常规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碘缺乏病病区食盐加碘前后儿童智商水平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全民食盐加碘前后福建省碘缺乏病病区出生儿童智商水平的变化。方法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CRT鄄C2)测定儿童智商(IQ)。结果全民食盐加碘7年后,儿童IQ均值为103.76±14.36,IQ ≤69者占1.2%。儿童的智商水平与加碘前相比明显提高。其IQ值差异有显著意义。不同性别的儿童IQ值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全民食盐加碘和社会发展、营养改善对缺碘地区儿童智商能起到显著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