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定量分析三七中的人参皂甙Rb1。方法 应用HPLC的DAD检测器的光谱定性功能,对样品中的Rb1纯度进行鉴定,用外标法定量分析Rb1。结果 用DAD光谱定性功能观察峰的纯度以此定性能很好的消除杂质峰的干扰,用外标法定量分析,其结果平均为1.08t%。结论 此方法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近2年伴随着各级卫生防病机构的改革,原卫生防疫站的卫生检验设置、人员等的变动较大,开展摸底调查,可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级卫生检验机构职能、资源配备等决策提供参考和便于省级疾控中心对下级疾控中心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我省是植物王国,盛产水果,为了更好地利用水果资源,很多品种的水果均被加工成果脯,为了解果脯中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我们于2005年7月开展了果脯中添加剂含量调查,以期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GC/MS,SIM定性定量分析食品中的苏丹红1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GC/MS测定苏丹红1号的分析方法.方法 用二氯甲烷和乙腈将苏丹红1号从样品中提取出来,运用GC/MS的Xcalibur分析软件的检索功能.从样品谱图中检索出苏丹红1号,并应用GC/MS快速准确的定量测定苏丹红1号的含量.结果 该方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1~10.0 pg,检出线0.05 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89.3%~98.3%,平均94.4%.从1件样品中检测出苏丹红1号,含量为0.05 g/kg.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万玉萍  林佶  段志敏  卿雪琴 《职业与健康》2005,21(12):1949-1950
目的 通过对2004年云南省市场部分食品的抽查及检测分析,对样品中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的添加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做一全面了解.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检查样品271件,合格198件,占73.06%.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线性范围均为0.01~0.25 μg,在此范围内线性良好.加标回收率安赛蜜为99.42%~101.01%,苯甲酸为99.98%~100.30%,山梨酸为99.80%~101.06%,糖精钠为100.10%~102.10%.最低检出限:安赛蜜为0.001 μg,苯甲酸为0.001μg,山梨酸为0.001 μg,糖精钠为0.002 μg.结论 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各次测定结果有很强的可比性,对结果进行分类分析,了解薄弱环节,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期江苏、广东等省相继发生食用有毒大米中毒事件,受害者食用了在市场上购买有毒大米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为了防范于未然,我们对昆明市的几个粮食批发市场及农贸市场所售大米进行了抽样检测,并用GC/MS对抽检样品进行了分析,检出了一些有毒大米其毒性成分是一些烷烃、环烷烃类化合物.目前分析此类物质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法、气相色谱法.化学法仅能粗略定性,气相色谱法需要标准品才能准确定性.而GC/MS不需标准品,通过谱库检索能准确定性.这对中毒成分快速准确的测定有很大的优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猪油中毒样品中的有毒物质。方法:应用GC/MS内标法和Xcalibur分析软件快速准确地测定了引起猪油中毒的成分。使用谱库检索功能在NIST98谱库中检索。结果:检索出该成份是C16-C27的烷烃化合物。并进行了定量分析。此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云南省澜沧县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蘑菇中毒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开展回顾性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合毒蘑菇标本物种鉴定和毒素检测判定中毒原因。结果 该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进食者4人全部中毒、死亡1例;中毒潜伏期为15~20 h;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头晕为主(均为3例)。死者临床特征以急性肝脏损害为主;毒蘑菇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为拟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ea)。蘑菇子实体中检出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事件为一起误食拟灰花纹鹅膏菌引起的中毒。结论 该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为误食拟灰花纹鹅膏菌引起。规范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以及对毒蘑菇标本进行种类鉴定和毒素检测,是明确毒蘑菇中毒原因和事件有效处置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到1989年2月1日,美国报道的成人艾滋病病例中,静脉使用毒品或兼有其他危险因素者占30%以上。故有必要对静脉毒品使用者(IVDU)进行广泛的调查,但因静脉采血不易被接受而难以开展。因此,作者研究了指尖血样纸吸附(PA)方法。作者检查了两组IVDU人群,同时采集其静脉和指尖血样,并用酶免疫试验(EIA)和免疫印迹(IB)法检测工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抗体。PA指尖采血方法是将  相似文献   
10.
苯甲酸、山梨酸都属酸性防腐剂,在酸性条件下抑菌能力较强,具有广范围的抑菌作用;而糖精钠价格低廉,添加方便,故使用面很广。但如不严格控制添加量,过量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必须对市售食品的添加剂情况进行监测。云南省2003、2004年上半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市场上的部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进行了检测分析,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提出了样品提取过程的关键环节,对标准曲线、样品的加标回收率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程的监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品采集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03/2004-06送检样品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