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在提高医务人员无菌技术操作水平的作用,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12月的641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环境护理、用药控制、器械管理、消毒处理等,培训中首先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目标,然后通过集中讲解、重点辅导、实践应用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管理,培训后所有医务人员均进行结业考核。结果在接受系统化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后,医务人员考核成绩以及实际操作成绩较培训前有显著提升,同时医院感染发生率显示,由2009年的1.26%下降至2012年的0.43%,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及操作技能明显提高。结论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化、科学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有利于提高其无菌技术操作水平,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影响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分析。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按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心理护理敏感性的研究来确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女性明显优于男性心理护理解除抑郁症;学历低的比较容易接受心理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越高接受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结论心理护理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中药“止嗽糖浆” (参看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份“北京中医”月刊“中药止嗽糖浆的制造和应用”)治疗因伤风感冒而引起的初期咳嗽及感冒後遗咳嗽症计68例。(由55年1月17日至3月10日)初步总结了一下它的疗效。在68例中证明了它的疗效稳妥,无副作用,而且服用方便,价钱便宜,完全适合於广大农村及工矿应用。茲将初步疗效结果介绍如下:病历选择“止嗽糖浆”的有“散风,祛痰,止嗽,定喘。”的功效。应用范围:凡因伤风感冒而引起的初期咳嗽,或感冒愈后的後遗咳嗽症。等问题,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吴茱萸及其主要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的遗传毒性,为有毒中药吴茱萸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了Ames试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2、TA1535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分别设5个剂量组:0.000 5、0.005、0.05、0.5、5mg/皿;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的剂量分别为0.005 mg/mL、0.05/mL和0.5 mg/mL,受试药物与CHL细胞接触时间分别为4 h和24 h;吴茱萸醇提物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吴茱萸醇提物0.88、3.52、10.55 g(生药)/kg 3个给药剂量组。连续给药4 d,每天给药1次。结果: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各剂量组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CHL试验中,吴茱萸碱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吴茱萸次碱24 h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略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柠檬苦素4 h和24 h组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都略有增加,0.05 mg/mL、0.5 mg/mL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0.005 mg/mL组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核试验中,吴茱萸醇提物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综合以上3个试验结果,认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吴茱萸醇提物无遗传毒性。但在体外试验中,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有致突变性。为进一步确认吴茱萸及其主要成分的遗传毒性,可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吴茱萸的主要生物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以及柠檬苦素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对其遗传毒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对CHL细胞进行体外染毒,观察其致CHL细胞染色体结构及数量的变化.结果 吴茱萸在0.5 mg/ml、0.05 mg/ml和0.005 mg/ml不同测试浓度下,在+S9和-S9条件下,与细胞作用4h及24h收集细胞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范围;吴茱萸次碱在0.5 mg/ml、0.05 mg/ml和0.005 mg/ml不同测试浓度下,在+S9和-S9条件下,与细胞作用4h收集细胞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范围,与细胞作用24 h,可诱发可重复性的阳性结果;柠檬苦素在2.5mg/ml、0.25 mg/ml和0.025 mg/ml不同测试浓度下,在+S9和-S9条件下,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率均出现可重复性的阳性结果.结论 在本试验所确定的测试条件下,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可导致CHL细胞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京西矿区(现改门头沟区区)从1956年11月建立了首都第一个联合中医院,这个中医院是由三个中医联合诊所合并组成的。建院之初,仅设有简单的内科、妇科、儿科、针灸、正骨等五个科室,并附有小型化验室,中药房.煎药室及病床16张。把原有的中医联合诊所的所在地,按照原来所在乡和办事处改组成为直属门诊部或治疗站。目前计有五个门诊部,二个治疗站(分布在二个办事处,四个乡),全院中医23人,西医3人,其他从业人员28人,共计64人。(附图见封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利用心理护理对改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面情绪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分析对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积极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消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致畸敏感期环磷酰胺不同给药方案对孕鼠的致畸效应,确定一种最佳的给药方案以指导环磷酰胺作为大鼠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试验阳性对照的使用。 方法:交配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环磷酰胺连续给药组 (A组),于妊娠第6~15天 (即GD6~GD15)每天按4.8 mg/kg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单次给药组 (B组),于GD12一次性按12 mg/kg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对照组 (C组),于GD6~GD15每天皮下注射给予大鼠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孕期称取母鼠体质量并观察一般状况,于GD20用CO2对孕鼠实施安乐死,解剖后称重并记录其生殖器官质量,检查胎仔外观、骨骼和内脏畸形情况。 结果:两个环磷酰胺给药组一般状况观察均未见异常;B组子宫胎盘质量、胎盘质量、子宫质量低于对照组 (P<0.05)。 外观检查,A组未出现显著的畸形种类;B组能引起明显的外观畸形,主要有脑膜膨出、小头、脑露、足内翻等。内脏检查,A组显著增加的畸形仅见侧脑室扩大或淤血;B组出现明显的内脏畸形,主要表现为第三脑室扩大或淤血、侧脑室扩大或淤血、心室心房异常等。骨骼检查,A组骨骼畸形种类较少,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大部分骨骼畸形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主要表现在头部和胸腔,如基蝶骨异常、肋骨数目异常等。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鼠于GD12按12 mg/kg经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为较为理想的阳性对照给药方法,显示出更宽的畸形谱和更重的畸形程度,推荐在大鼠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试验中选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与地塞米松联用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呼吸功能及肺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烟雾染毒对照组(M组)、依达拉奉组(E组)、地塞米松组(D组)、联合用药组(ED组),各10只。除C组外,其他组大鼠在产烟浓度为25mg/L的条件下连续染毒30min,1h后给予药物干预。E组大鼠腹腔注射依达拉奉5mg/kg,D组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5mg/kg,ED组大鼠同时给予相同剂量的依达拉奉和地塞米松。24h后检测所有大鼠呼吸功能并分析血气,取左肺组织HE染色后作病理学检查,取右肺下叶组织测肺组织湿干比(W/D)。结果 染毒后,大鼠的呼吸频率(f)、潮气量(TV)、分钟通气量(MV)明显降低,吸气时间(Ti)和呼气时间(Te)明显增加。单用或联合给药后呼吸功能的异常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肺组织的W/D明显降低,血液pH、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组的肺组织病理损伤缓解最明显。结论 依达拉奉与地塞米松单用或联用均可以改善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给予生川乌醇提物前禁食与未禁食对大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108只SD大鼠分为禁食组(48只)与未禁食组(60只).禁食组每组8只,未禁食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2组分别依次设6个剂量组:2.25、4.5、9、18、36、72 g原药材/kg.禁食组于给药前禁食12 h.2组以20 mL/kg灌胃给药.观察14d并于观察结束后采集血液进行血液学和血生化分析.结果 禁食组半数致死量(LD50)为12.17 g原药材/kg,在4.5g原药材/kg及更高剂量下能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症状.未禁食组LD50为75.27 g原药材/kg,在36 g原药材/kg及更高剂量下能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症状.2组中毒症状一致,主要表现为全身被毛湿润、步态蹒跚、呼吸急促、腹式呼吸、抽搐,部分大鼠出现流涎、角弓反张等症状,甚至死亡.症状出现时间集中在给药后10 min内,出现死亡的时间集中在给药后4h内.根据观察到的症状初步认为川乌急性毒性的主要靶器官为神经系统.死亡动物解剖后,发现部分死亡动物肺部有水肿以及出血点,胸腔及肺组织中发现粉红色浆液和泡沫.根据解剖结果推测川乌急性毒性致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心脏衰竭与呼吸抑制.结论 给药前未禁食组LD50是禁食组LD50的6.18倍,未禁食组出现症状的剂量远远高于禁食组,禁食对生川乌醇提物毒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