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2.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医院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65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7.2%),泌尿道次之(19.0%);165例患者共培养出真菌165株,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占第1位(55.8%),热带假丝酵母菌占第2位(23.0%)。结论本组病例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病因与原发肿瘤、年龄、放化疗及抗菌药物、激素广泛使用和侵入操作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川芎嗪对陈旧性心肌梗塞(RMI)的疗效,于治疗前后对该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治疗前28例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30例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提示RMI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川芎嗪具有明显改善RMI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川芎嗪提高红细胞及血小板表面电荷,抑制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阻止纤维蛋白形成,扩张小动脉,增强血液流动性有关。川芎嗪对RMI患者再发心肌梗塞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栓子有多种多样,其中,以血栓栓子最为常见[1].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近年来发病率已明显增多,尤其在老年人中更是如此[2-3].由于PTE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导致许多病例初期被漏诊、误诊,从而延误治疗[4-6].为探讨该病的一些临床特点,将我院近5年来经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诊断的38例老年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常见心脑血管病社区防治微机监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见心、脑血管病社区防治是各国共同关心的课题,也是新世纪心、脑血管病群体防治重点。我们应用微机和常见心、脑血管病防治软件系统对湖南地区某部26个单位和干休所的1898名老年人(≥60岁)进行了监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常见心、脑血管病防治软件建立26个小区1898名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平均年龄68.4岁,女性4名,余为男性。结合每年老干部体检研究他们的健康情况、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死亡规律等。除1个干休所外,其余25个小区均分布在中小城市内。1.2 研究方法1.2.1 建立观察对象的微机健康档案:档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炎性介质、氧化应激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经肺功能确诊为Ⅱ级的 AECOPD 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即常规治疗组(A 组)和依达拉奉干预组(B组)各40例,另随机选择40例肺功能正常的健康对照组(C 组)。A 组采用常规治疗,B 组则在 A 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静滴每日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0天。A 组及 B 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0天测定血清 IL-6(白介素-6)、IL-8(白介素-8)和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同时进行肺功能检查,并与 C 组进行比较。结果:A 组及 B 组治疗前血清 IL-6、IL-8水平及 MDA 活性明显高于 C 组,SOD含量则低于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A、B 两组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而 B 组血清 IL-6、IL-8水平及 MDA 活性与 A 组相比明显下降,SOD 含量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 组和 B 组肺功能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 B 组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及氧化/抗氧化失衡,依达拉奉通过降低 IL-6、IL-8水平和 MDA 含量,升高 SOD 活力,并改善肺功能,对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医院真茵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16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1.4%),泌尿道次之(23.7%);167例患者共培养出真茵198株,白色假丝酵母茵占第1位(54.0%),热带假丝酵母茵占第2位(21.2%).[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真菌感染与血糖浓度、糖尿病并发症及抗茵药物长期应用和侵入操作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146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本院146老年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梗塞发生的部位主要在基底节、内囊(56.8%),其次是侧脑室旁(21.9%);危险因素中,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依次排在前3位;有32例发生2次以上的腔隙性梗塞,即“再梗”;长期口服阿斯匹林者无1例发生“再梗”。结论控制血脂、血压、血糖,纠正心衰及心律失常是防治腔隙性脑梗塞的基础;阿斯匹林预防“再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在人群中发生率为 0 4 % ,在大于 6 0岁老年人群中为 2 %~ 5 % ,其发病率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和期前收缩 ,占心律失常的第三位 ,而且 ,30 %的房颤患者年龄都在 6 5~ 85岁之间[1] 。大多数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近年来 ,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生率在城市已超过瓣膜病房颤。对于房颤 ,目前没有疗效肯定的安全根治方法 ,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报告了 32例应用口服胺碘酮治疗老年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治疗结果 ,旨在评价胺碘酮的临床疗效、最小有效量和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1 病人资料 本组病例收集于 2 0 0 0年 12月…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74岁。因突发头痛、呕吐、意识模糊5小时于92年11月25日20:15急诊入院。既往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查体:体温36℃,脉搏6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24/12kPa,意识模糊,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急诊头颅CT扫描发现左顶枕部血肿并破入左侧脑室,第2日钻颅穿刺抽血,因血凝固,抽出困难,即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左顶枕区血肿突向左侧脑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