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是现代医学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和综合征〔1〕。它可以并发于多种疾病 ,而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 MOF报道较少 ,现将我科在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收治的 5 6例 ACVD合并 MOF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男性 30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6 0~ 89岁 ,平均 70 .4岁。病程 2~ 90天。脑出血 2 4例 ;脑梗死 2 8例 ,多为大面积梗死及多发性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4例 ,均由脑 CT确诊。1.2 既往病史 高血压病 4 6例 ,冠心病2 1例 ,脑梗死 2 4例 ,脑出血 4例 ,糖尿病12例 …  相似文献   
2.
杨晓熹  任艺  刘宗蔚  卜秦利 《临床荟萃》2007,22(23):1707-1708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造成各种慢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的主要病因,最近一些研究表明HP感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密切关系[1,2],这可能为早期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为我院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患者观察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47~83岁,平均(62.0±12.6)岁,其中24例为急性脑梗死;8例为陈旧性脑梗死;6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明确诊断。38例患者中,高血压22例,糖尿病9例,均无胃病史。对照组为同期体检健康者35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D-D)含量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为其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比检测了急性脑梗死96例患者,其中进展性脑梗死42例,非进展性脑梗死54例及46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D含量,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D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性脑梗死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P<0.01);非进展性脑梗死组D-D升高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进展性脑梗死组较非进展性脑梗死组高(P<0.01)。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这与其发生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造成各种慢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的主要病因,最近一些研究表明HP感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密切联系,这对脑血管病病因学有了进一步研究,同时可能为早期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晓熹  张强  杨展  季德斌  李晶 《天津医药》2008,36(5):381-38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可造成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功能损害为主的多脏器损害,心肌损害在发病早期容易被神经系统症状所掩盖,  相似文献   
6.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心肌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晓熹 《医学综述》2008,14(2):247-248
一氧化碳的毒性作用可累及全身各系统,临床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引起的心肌损害已有认识。心肌对缺氧很敏感,ACOP对心肌损害仅次于脑组织。认为缺氧、一氧化碳直接作用、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素共同作用参与了ACOP性心肌损害的发生。目前,尚无ACOP性心肌损害诊断的统一标准,ACOP性心肌损害主要与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及横纹肌溶解相鉴别;治疗主要有高压氧治疗及一般治疗,如应用保护心肌药物和抗氧自由基药物,注意休息。大部分ACOP性心肌损害为可逆性。  相似文献   
7.
海洛因中毒性脑病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 ,37岁 ,主因胡言乱语 1月余 ,表情淡漠 1周于 2 0 0 0年 9月 4日入院。既往 :2年前开始抹在铅箔上烫吸海洛因 (剂量不详 ) ,无静脉注射海洛因史 ,亦未行戒毒治疗。于入院前 6个月每日烫吸剂量约 2克。 1个月前 ,患者出现精神烦躁、胡言乱语。 2 0天前出现走  相似文献   
8.
杨晓熹 《医学综述》2002,8(11):674-675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及独立的危险因素 ,在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 。尽管脑卒中治疗的药物和手段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 ,但长期的实践已证明 ,抗脑水肿、调控血压和对症处理仍是脑卒中治疗中行之有效的三个基本原则。其中 ,血压能否调控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转归和预后。目前 ,临床较重视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问题 ,而忽视了低血压对脑卒中的影响。在降压时也未能把握好恰当的尺度。因血压处理不当而致患者病情加重 ,乃至死亡的事例时有发生。深究其原因甚多 ,其中相当重要的是对脑卒中时血…  相似文献   
9.
杨晓熹 《天津医药》2003,31(1):51-52
脑梗死致偏侧舞蹈一挥舞症者较少见,其确切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在治疗方面亦存在不同见解。现对我们收治的脑梗死致偏侧舞蹈一挥舞症患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