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 iphosphatin,FDP)对犬体外循环(Card iop-u lmonary Bypass)肺缺血-再灌注(Ischem ia-reperfusion,IR)损伤的作用效果和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犬体外循环IR损伤模型,将18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三组:FDP大剂量组,FDP小剂量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6只。在体外循环转机前(T1),阻断升主动脉30 m in(T2)、45 m in(T3),开放升主动脉45m in(T4),90m in(T5)检测各组肺组织Na /K -ATP酶活力、Ca2 /Mg2 -ATP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 ismutase)活力、黄嘌呤氧化酶(xanth ine oxidase)活力、丙二醛(M alond ialdehyde)含量。体外循环转机前和结束时取右下肺组织测定肺湿/干比(W/D)值。结果(1)生理盐水对照组与FDP小剂量组肺组织比较:上述指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2)生理盐水对照组和FDP大剂量组比较,肺组织SOD活力、Na /K -ATP酶活力和Ca2 /Mg2 TP酶活力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肺湿/干重比值、XOD活力和MDA含量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3)FDP大剂量组和FDP小剂量组比较:肺组织SOD活力、Na /K -ATP酶活力和Ca /Mg2 -ATP酶活力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肺组织肺湿/干重比值、XOD活力和MDA含量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1)犬CPB中持续静滴大剂量1,6-二磷酸果糖(1 300mg/kg)可通过调节细胞ATP酶活力、SOD活力、XOD活力较大程度减轻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2)犬CPB中持续静滴小剂量1,6-二磷酸果糖(325mg/kg)对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心胸外科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4例晚期食道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1:1的人数比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5-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期结束后,本研究统计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灶大小变化情况及其垂直直径情况,实验组完全缓解8例,占19.0%,部分缓解27例,占64.3%,稳定6例,占13.3%,进展1例,占2.4%,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占2.4%,部分缓解10例,占23.8%,稳定18例,占42.9%,进展13例,占30.9%,总有效率为69.1%.两组各项指标比较的x2值分别为3.161、3.764、2.957、4.037和2.745,P值分别为0.01、0.04、0.03、0.01和0.04.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道癌相较于其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采取家庭医生制签约服务管理社区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采取常规管理的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采取家庭医生制签约服务管理的391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种管理方法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期间,观察组患者规律用药、合理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和定期测量血压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家庭医生制签约服务管理社区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7月71例肺部疾病患者施行全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男54例,女17例,年龄15.81岁,肺癌49例,支气管扩张症5例,肺结核球6例,炎性假瘤8例,肺隔离症2例,肺曲菌球病1例。结果全组71例顺利完成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或加淋巴结清扫术,无术后早期死亡,远期1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余恢复良好。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其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患者近期和远期疼痛轻、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时,保留整个二尖瓣和瓣下结构对患者术后左心室功能、远期生存率及活动能力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现对我院行保留整个二尖瓣和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占同期二尖瓣置换术的80%)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通过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获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膈肌的三维立体形态,探讨COPD患者膈肌形态学指标与慢阻肺CAT评分量表的关系。 方法 对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2010年12月—2014年10月门诊和住院的受试者,按COPD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分为COPD组(30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进行肺功能检查、慢阻肺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和肺CT扫描,获得CT三维重建后膈肌的主要形态学指标:膈肌总长度(Ldi),膈肌总面积(Adi),膈肌与胸壁的对合面积(Aap)。比较这些指标在COPD组内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之间有无差异,分析这些形态学指标与慢阻肺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①随着COPD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在冠状位、矢状位膈肌总长度、膈肌总面积、膈肌与胸壁的对合面积逐渐减小,慢阻肺CAT评分逐渐增高,并且在不同严重程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膈肌总长度、膈肌总面积、膈肌与胸壁的对合面积与慢阻肺CAT评分量表呈负相关,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CT三维重建是评价膈肌功能解剖学的一种可靠的方法,可以用它来评判COPD患者膈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体外循环(CPB)下机体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胰岛素抵抗的缓解作用。方法40例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于麻醉前(TO)、CPB15min(T1)、开放升主动脉后15min(T2)和停CPB后2h(T3)测定血浆血糖、胰岛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对数LgMOHA。结果两组组间比较显示T2、T3各指标较体外循环前T0、T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较体外循环前T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显示T1、T0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2、T3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IL-8与ISI相关分析显示具有负相关关系,TNF-α、IL-6、IL-8与Lg—HOMA相关分析显示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CPB期间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现象;L—Arg可改善术中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成人瓣膜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术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成人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术期处理,分析我院2001年3月至2008年7月同期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18例,年龄50-71岁,平均59.22岁.手术采取体外循环下先行瓣膜置换再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因出血二次开胸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余16例术后恢复顺利,效果良好.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者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通过彻底纠正瓣膜的功能,将缺血心肌完全再血管化,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如辅以完善的围术期处理,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OrVil经口输送钉砧系统行胸腹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详细术式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6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术中经口输送OrVil到食管残端,以环行吻合器行胸顶胃食管吻合.结果 手术时间300~360 min,术中出血80~ 210ml,均未输血,未行胸腹部辅助切口,围手术期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无吻合口瘘,患者于术后10~ 12d出院.随访3~ 13个月,无复发.结论 利用OrVil经口输送钉砧系统行胸腹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使胸内吻合操作大为简化,易于推广,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