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83例脑外伤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药物和高压氧治疗;康复组41例,在前者基础上再给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脑外伤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和运动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河北省唐山某医院医护人员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态度和接受性,探究全科医师和护士对HPV疫苗接种的看法,为HPV疫苗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自填式匿名方式调查唐山市某医院200名医护人员对HPV病毒及其疫苗的认知态度。结果:198名医护人员中,91.5%的医师和75.0%的护士曾经听说过HPV,53.2%的医师和47.7%的护士曾经听说过HPV疫苗,超过半数的医师和护士担心HPV疫苗的安全性(61.2%vs 65.8%)和有效性(59.6%vs 65.1),仅有23.4%医师和34.8%护士愿意接受该疫苗,53.1%医师和30.9%护士建议患者使用HPV疫苗,仅有30.0%左右医师和护士赞同让自己的子女接受HPV疫苗,65.3%医师和55.7%的护士建议满18周岁接种HPV疫苗。结论:医师和护士关于HPV病毒的认知水平较高,但不够全面,对HPV疫苗认知不足,多数医师和护士对HPV疫苗持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异位内膜组织中IGFBP3基因突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和基因测序鉴定1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178例正常子宫内膜中IGFBP3基因rs2854744A>C、rs2132570T>G与rs2132572A>G 3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及其分布情况。结果:IGFBP3基因rs2854744和rs2132572 3种基因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854744等位基因(A和C)和rs2132572等位基因(A和G)分布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2854744:72.7%,27.3%vs 79.2%,20.8%,P=0.038;rs2132572:69.6%,30.4%vs76.4%,23.6%,P=0.014),rs2132570基因型(TT、TG和GG)和等位基因(T和G)在两组间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平衡连锁分析显示,不携带ATA(rs2854744A/rs2132570T/rs2132572A)单体型等位基因比携带ATA纯合子的女性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高2.4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7%,42.3%vs68.3%,31.7%,P=0.003)。结论:IGFBP3基因rs2854744A>C和rs2132572A>G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UC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确诊EMS病例300例为病例组,年龄相匹配的功血行诊刮者306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MUC2基因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377198521A/G,rs11245936A/G,rs10794288C/T,rs10902088C/T)。观察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MUC2基因rs377198521A/G在EMS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40.7%和52.6%,对照组分别为9.8%、42.5%和47.7%,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245936A/G基因在EMS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26.7%和67.0%,对照组分别为6.5%、34.6%和58.9%,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794288C/T基因在EMS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1%、45.3%和33.7%,对照组分别为24.8%、50.0%和25.2%,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794288等位基因C频率在EMS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7%vs 49.8%,P<0.05)。rs10902088C/T基因型CC,CT,TT频率在EMS组分别为34.0%、51.3%和14.7%,对照组分别为28.8%、49.0%和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OR=0.56,95%CI:0.35~0.90),rs10902088 T等位基因频率在EM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3%vs 46.7%,P<0.05)。EMS临床分期3,4期与rs10794288 T等位基因和rs10902088 C等位基因显著相关(OR值分别为1.469、1.84,均P<0.05)。rs10794288C/T 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在EMS中度疼痛组(51.9%,69.6%)高于轻度(23%,49.1%)、重度(38%,57.4%)及对照组(30.8%,50.2%)(P<0.05),而在轻度组、重度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902088C/T CT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在EMS重度疼痛组(55.6%,60.2%)均高于轻度(35.4%,49.6%)、中度(50.6%,51.9%)及对照组(38.8%,49.8%)(P<0.05),而在轻度组、中度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唐山汉族人群MUC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EMS发病及疼痛程度相关。rs10794288的T等位基因和rs10902088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重度EMS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利用无线信道衰落的特点,灵活调整发射速率,能有效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自动要求重传(ARQ)利用错误重传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对自适应调制编码联合自动要求重传这一典型跨层设计问题进行了性能分析,分析了队头分组的发送过程,数学推导了队头分组的传输时间及其概率分布和平均传输时间.最后,研究了平均信噪比和多普勒频率对传输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鸥 《农垦医学》2008,30(2):120-121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用培美他尼治疗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对照研究,治疗组给予氨茶碱联用培美他尼,对照组单用氨茶碱治疗喘憋性肺炎患儿各40例.结果:患儿止咳、喘憋缓解,肺部喘鸣音、湿啰音消失天数及住院天数上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氨茶碱联用培美他尼治疗喘憋性肺炎比单纯用氨茶碱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应用的弊端与护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微量注射泵是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的一种泵力仪器[1],在许多医院已广泛作用。我科于2002年5月至2008年6月应用推注式微量注射泵采用维持给药  相似文献   
8.
不同年龄段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2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52例和少儿组70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婴幼儿组均有咳嗽.其中发热28例,肺部有阳性体征48例(占92.3%,42例肺部闻及细小温啰音,26例肺部有喘鸣音及痰鸣音),合并肺外并发症29例;少儿组有咳嗽症状59例,发热66例,肺部有阳性体症23例,合并肺外并发症67例.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肺外脏器受累,尤其是治疗不理想及多脏器受累的少儿患者,更应提高警惕,积极治疗,预防肺外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测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情况.评价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 115例NAFLD患者与135例对照者,分别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并对血脂、血糖、体质指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AFLD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80±0.23 nMn对0.57±0.19 mm P<0.01),其斑块检出率(54.8%)明显高于对照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患者的腰围、体质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谷丙转氨酶、谷氨酸转肽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应变量,先后入选的变量有脂肪肝(OR=5.6)、年龄(OR=4.9).结论 可以认为NAFLD患者具有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高风险,应及时进行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10.
<正>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急诊的环境是嘈杂的,难免会产生许多噪音,噪音不仅使人不愉快,且对健康有影响,严重的噪音甚至会造成听力丧失。患病时,患者适应噪音的能力减弱,少许声音即可影响其情绪,使患者感到疲倦或不安,影响休息与睡眠,久之会导致病情加重。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