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李静然  冯宁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4):1901-1902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和体重过度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妊娠结局的关系,为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和高危妊娠提供依据。方法:以体重指数(BM I)为标准分组,分析孕妇体重增加、巨大儿发生率,以及体重指数与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孕期并发症的关系。结果:3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明显差异,巨大儿发生率分别是5.8%、6.9%和11.2%,有统计学差异(P<0.05)。孕期增重与新生儿体重成正相关(P<0.05)。肥胖组妊娠糖尿病明显增多,是正常体重组的4倍,肥胖组妊高征明显增加。3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和产钳使用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肥胖组和孕期增重过多者巨大儿、妊娠糖尿病和妊高征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组和低体重组,孕前体重指数和体重过度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妊娠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0-2007年创刊8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0~2007载文引文情况,以评价其信息接受能力、信息源状况及文献的需求特征。方法采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0-2007年所载学术性论文的参考文献,通过引文计量分析方法对其总发文量、篇均引文数、引文语种、引文普赖斯指数等进行分析。结果本刊创刊8年共发文量1172篇,其中,有引文的学术论文1107篇,平均引文率94.45%,篇均引文数8.94条;单篇引文峰值41篇,引文语种以外文为主,占69.69%,其中英文占99.85%;其次为中文,占30.31%。引文类型以期刊为主,占引文总数的73.32%。其次为图书,占26.58%,引文普赖斯指数为50.69%,引用频次前10位的中文期刊文献引用数量占引用中文期刊文献总量的29.41%。结论该刊载文引文率较高,作者文献利用能力较高,引文的时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妊高征孕妇血液流变学和脐动脉血液速度波型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颈癌病因明确,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其严重威害女性健康,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子宫颈癌筛查和癌前病变的早期治疗是快速降低子宫颈癌发病的主要措施。虽然,在发达国家有效的筛查已显著降低了子宫颈癌疾病负担,但在世界范围内,仍存在未接受筛查、不规律筛查或筛查质量欠佳者罹患浸润性子宫颈癌风险增加的问题[1-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阴道自取样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用于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性,以探讨宫颈癌筛查的新模式。方法收集2017年8月28—29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对内蒙通辽地区1 101例25~65岁女性进行阴道自取样(自取样)和医生宫颈取样(医取样)两种取样方法宫颈癌筛查的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自取样和对应医取样15种高危HPV亚型;采用RT-PCR法检测同一医取样本14种高危HPV亚型作为对照;对HPV16/18阳性或其他12种HPV阳性+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异常(ASC-US及以上)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 1101例阴道自取样本的合格率为100%,其中荧光定量PCR法自取样HPV阳性率为17.44%(192/1 101),医取样HPV阳性率为16.35%(180/1 101),自取样与医取样HPV检测的符合率为97.28%(1071/1 101),其中自取样阴性而医取样阳性9例(0.82%),自取样阳性而取样阴性21例(1.91%);RT-PCR法医取样HPV阳性率为14.82%(163/1 101);两种检测方法医取样HPV阳性的符合率为95.91%(1 055/1 10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例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其中CIN1、CIN2/3和宫颈炎的检出率分别为49.09%(27/55)、23.64%(13/55)和27.27%(15/55),自取样和医取样检出CIN2/3的敏感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90.48%。自取样和医取样检出高危HPV型别的分布一致,前5位者均依次为HPV52、HPV16、HPV58、HPV18和HPV31型。自取样检出双重及以上HPV阳性的比例增加8.33%(16/192)。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阴道自取样与医生宫颈取样HPV感染的符合率较高,自取样可有效检出HPV和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感染者,其可成为一种宫颈癌筛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道自取样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筛查模式的有效性及联合宫颈细胞学p16~(INK4a)检测的价值。方法 2018年10—11月对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和北京市门头沟地区3 905名30~59岁女性进行阴道自取样HPV宫颈癌筛查和宫颈细胞学p16~(INK4a)蛋白检测;对14种高危型HPV和p16~(INK4a)蛋白阳性者转诊阴道镜及定位活检,分析高危型HPV和p16~(INK4a)检出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及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①3 905名女性阴道自取样本的合格率为100%,14种HPV阳性率16.08%(628/3 905),其中门头沟地区HPV阳性率16.45%(334/2 031),三都水族自治县HPV阳性率15.69%(294/1 874);单一HPV感染占72.77%(457/628);前5位HPV型别依次是HPV52、HPV16、HPV 58、HPV39和HPV68。②593例阴道镜下活检患者中,检出HSIL及以上病变62例(10.46%),其中HPV阳性61例(98.39%,61/62),包括HPV16/18阳性38例(62.30%,38/61),非HPV16/18阳性23例(37.71%,23/61),不同级别病变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③宫颈HSIL及以上病变、LSIL和宫颈炎中p16~(INK4a)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90.33%、37.64%和19.27%(P 0.001),其检出宫颈HSIL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是90.33%、74.58%、98.51%和76.23%,其假阳性率(25.43%)明显低于HPV检测(80.04%)(P 0.001);HPV阳性联合p16~(INK4a)检测,在保持高敏感度(90.17%)的同时,特异度(83.46%)、准确度(84.30%)明显升高(P 0.05),假阳性率(16.55%)明显降低(P 0.05)。结论阴道自取样HPV检测宫颈癌筛查模式是可行的,可作为传统筛查模式的补充。宫颈细胞学p16~(INK4a)蛋白检测可用于对自取样HPV阳性/非HPV16/18的分流或精准筛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常见的感染人类下生殖道的DNA病毒。在世界范围内,HPV的感染率相对较高,尤其性活跃女性,大约12%左右,这是一个正值生育年龄的庞大群体。另外,随着人们对HPV相关疾病的深入认识和HPV疫苗的使用,HPV感染与生育的关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些研究从HPV对精液参数、辅助生殖技术(ART)及妊娠结局入手,发现HPV感染可能与低生育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013年WHO关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二级命名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Ki-67蛋白在111例宫颈良性反应性病变(良性病变组)、81例CIN1、39例CIN2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低级别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二级命名法中,不同级别病变与p16、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p16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92%、41.98%和64.10%,良性病变组与CIN1、C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3%、32.10%和69.23%,CIN2组与CIN1组、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16和Ki-67蛋白联合检测:在良性病变、CIN1、CIN2组中,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11.71%、9.88%和43.59%,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7.21%、32.10%和20.51%;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20.72%、22.22%和25.64%;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60.36%、35.80%和10.26%。三组中p16阴性着色特点不同,Ki-67的阳性着色特点不同。结论 p16蛋白联合Ki-67可以很好地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但其有赖于免疫组化判读标准的严格执行;同一级别不同的染色特点可能代表组织的不同生物学特性,但尚需大量的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癌前病变尤其是宫颈高度病变的防治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因素^[1]。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检测是目前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但我国基层医院细胞学诊断医师缺乏,且不能及时报告结果,使细胞学的应用受到限制。初善仪(TruScreen,TS)是基于生物组织光电生理基础筛查宫颈癌的一种检测仪器,可以即时报告检测结果^[2]。本研究评价初善仪对宫颈病变的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镶黄旗地区妇女宫颈病变筛查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包括巴式涂片及超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筛查内蒙古镶黄旗地区妇女宫颈病变的现状及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对内蒙古镶黄旗地区的642例28~67岁有性生活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其中557例妇女行传统宫颈巴式涂片法,85例妇女行宫颈超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并对宫颈细胞学异常者(≥ASCUS)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642例妇女中宫颈细胞学阳性(≥ASCUS)者34例,占5.3%(34/642),其中ASCUS者22例,占64.7%(22/3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者6例,占17.6%(6/3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者6例,占17.6%(6/34),其中有1例肯定为宫颈癌。宫颈细胞学阴性608例,占94.7%(608/642)。宫颈细胞学阳性34例人群中,行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者有25例,其中慢性宫颈炎13例(52.0%);CIN1为5例(20.0%);CIN2为4例(16.0%);CIN3为1例(4.0%);浸润癌为2例(8.0%)。结论应重视并及时进行经济不发达地区妇女人群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传统宫颈巴式涂片法及阴道镜活检及病理学检查为可行的筛查方法,有条件者可进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活检及病理学检查,对提高早期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效果明显。对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应在完善技术力量支持、筛查质量控制、建立筛查后的转诊制度及治疗的绿色通道等方面,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