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琴丽  王戬 《现代预防医学》2014,(13):2401-2403,2434
目的了解托幼机构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现状,探讨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3个区县3所托幼机构中6个班级的家长为调查对象,对212名家长进行有效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放问卷212份,回收有效问卷212份,儿童家长手足口病总知晓率为95.8%,96.2%的家长知道手足口病是传染病,对基本症状的知晓率达90.6%,对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疫苗有效性的知晓率较低,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为电视台(52.8%),最希望的获取途径是学校老师(50.5%),最信任的获取途径当地卫生部门的宣传(70.8%),最希望获取的内容是疫情发生发展情况(71.7%)。结论西安市托幼机构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而家长在手足口病的预防环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长期有效的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城区中小学生零食消费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零食消费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探讨可能的干预模式、指导中小学生零食消费提供依据。方法以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西安市3个城区6所普通中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结果西安市中小学生在家食用零食的比例为98.6%,高于学校(87.4%)和其他地方(90.7%)(P0.05);在家最常食用的零食是新鲜果蔬,比例为73.9%,在学校和其他地方最常食用的零食是冷饮,比例分别为49.6%,65.5%;最爱食用的零食是饮料,比例为29.8%;在家食用的零食主要由母亲提供,比例为75.4%,在学校和其他地方自己提供的比例为74.9%,72.4%;76.3%在选择零食时主要考虑的是好吃,33.9%考虑的是健康有营养,27.9%考虑干净卫生。结论西安市中小学生食用零食较普遍,而零食消费不够合理,应加强对中小学生及家长的饮食营养教育,合理选择和消费零食。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数种肠道病毒为病原,主要侵犯儿童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本文对2011年西安市175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手足口病转为重症的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峨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毛细支气管炎,并随访2年的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性别、饲养宠物、哮喘家族史、肥胖、湿疹史、母乳喂养时间、按时接种卡介苗(BCG)、父亲吸烟情况、过敏体质、疾病严重程度及应用免疫球蛋白(Ig)治疗11项因素影响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哮喘发生率差异进行比较;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峨眉山市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不同性别及家中是否饲养宠物患儿的哮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哮喘家族史、肥胖、有湿疹史、母乳喂养≤4个月、未按时接种BCG、被动吸烟、过敏体质、重型毛细支气管炎和未应用Ig治疗患儿的哮喘发生率(45.2%、41.7%、42.6%、40.8%、37.5%、94.7%、57.9%、48.8%、37.3%)较无哮喘家族史、无肥胖、无湿疹史、母乳喂养>4个月、按时接种BCG、未被动吸烟、无过敏体质、轻型毛细支气管炎和应用Ig治疗患儿(19.4%、21.9%、17.7%、19.8%、22.7%、3.6%、16.1%、18.3%、4.2%)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6、5.37、8.47、5.02、3.84、18.48、10.27、9.65、13.27,P<0.05)。②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独立保护因素包括母乳喂养>4个月(OR=0.472,95% CI:1.926~15.687,P<0.05),按时接种BCG(OR=0.772,95% CI:2.889~19.604,P<0.05)和应用Ig治疗(OR=0.914,95% CI:1.836~10.419,P<0.05);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哮喘家族史(OR=16.695,95% CI: 2.783~28.258,P<0.05),肥胖(OR=5.498,95% CI: 1.772~13.486,P<0.05),湿疹史(OR=7.966,95% CI: 2.761~26.884,P<0.05),被动吸烟(OR=5.819,95% CI: 1.774~16.336,P<0.05),过敏体质(OR=8.652,95% CI: 2.779~26.527,P<0.05)和重型毛细支气管炎(OR=10.278,95% CI: 2.164~22.481,P<0.05)。 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的影响,提倡母乳喂养及按时接种BCG等。  相似文献   
5.
王戬  李琴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833-4835
目的 了解西安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8~2010年报告的手足口病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西安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3 851例,死亡11例.13个区县均有发病,发病范围广,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的区县发病率较高;发病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4~8月;发病人群主要聚集在4岁以下,占总发病数的83.84%,散居儿童发病最高,占37.59%,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西安市手足口病由EV71和CA16等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强易复发,应提高重视,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是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为加强对HFRS的防制,卫生部于2007年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方案)中规定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HFRS疫苗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基因型特征、VP1基因变异和和分子进化特点。方法对2011—2012年西安市所有医院临床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783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发病1周内的咽拭子或肛拭子,12 h内完成病原学检测。并对流行株EV71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14株EV71 VP1编码区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783份标本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647份,阳性检出率82.63%。647份阳性结果中EV71核酸阳性占69.40%,Cox16核酸阳性占9.12%,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占21.48%。2011年、2012年两年间病毒型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P0.05)。重症手足口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份,共有589例(75.22%),与其他发病月份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发病年龄间病毒型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0,P0.05)。不同地区间病毒型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7,P0.05)。VP1区序列比较:EV71病毒仍属于C4基因亚型。与A、B基因型差别较大,核苷酸同源性为76.2%~82.8%,氨基酸同源性为94.5%~99.3%;与C基因型C1、C2、C3和C5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86.1%~88.9%,氨基酸同源性96.2%~99.3%。结论 2011—2012年西安市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主要病原EV71病毒属于C4基因亚型,加强对EV71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对防止发生EV71大规模爆发与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西安市新城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感染状况,以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分析和预测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趋势,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对西安市新城区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的血清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的抗体阳性率高,可以达到62.2%,总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阳性率是30.5%。结论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有效,但是人群对该病毒免疫力不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的预防效果,为制定适宜的免疫接种方法提供依据。方法(1)选择西安市HFRS高发区县开展疫苗接种,计算疫苗接种率;(2)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每位出血热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3)检测血清IgG抗体,了解疫苗接种后抗体阳转率;(4)比较出血热患者中有、无疫苗接种史的发病的症状和临床分型差别。结果(1)高发区县疫苗累计接种率为46.61%;(2)2005~2010年接种疫苗与未接种疫苗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P〈0.0001),疫苗接种总保护率为94.67%;(3)出血热隐性感染率为3.28%,抗体阳转率为54.84%;(4)HFRS患者有、无疫苗接种史组的发病症状和临床分型有明显差异。结论接种疫苗可以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建议以16岁为阻断年龄段在我市大力推广HFRS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西安市区不同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及时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选取市内两个区,选定5个年龄组的15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采血.国家疾控中心统一用血凝抑制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抗体效价1:40判为阳性.[结果]实际共调查1508人,其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29.3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5.29,6~15与16~24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男性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χ2=6.90,P<0.05).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62.90%,明显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的22.78%(χ2=168.01,P<0.001).[结论]我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不到30%,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显著提高人群的保护率.接种疫苗对于防控可能造成新的暴发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