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2月至2011年6月,12例下段食管自发性破裂患者在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4~58岁,平均46.8岁.均为1处纵行破口,长1.5~5.0cm,平均2.6cm;破入左胸8例,右胸1例,未破入胸腔3例,破入腹腔(脾窝积液)2例.有剧烈呕吐史11例,提重物劳动史1例.呕吐或提重物后突发胸部、上腹部或剑突下剧烈疼痛,可放射至肩、背及腰部;伴发热、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和休克等.查体左胸及左背部叩痛10例,腰背部叩痛4例,颈部触痛及皮下气肿2例,上腹部急腹症体征4例.胸穿抽出胃液样胸水和食物残渣2例,胸腔引流液为胃内容物3例,口服美蓝后抽出蓝色引流液1例,食管碘剂造影示破裂者2例.CT检查示液气胸9例,下段食管周围纵隔气肿、食管破裂者9例.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科和胸外科的常见病,治疗上较为棘手,值得临床医生探讨。我院2000年8月至2005年12月治疗COPD合并白发性气胸64例。  相似文献   
3.
我院1988~1996年误诊为阑尾炎而错误治疗和手术16例病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4例,女12例,年龄17~47岁,平均30岁。将妇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者有:右侧卵巢囊肿扭转3例,右侧卵巢黄体破裂1例,右侧卵巢炎和盆腔炎各1例;外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者有: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例,肠粘连2例,阑尾类癌1例,右输尿管结石1例,右睾丸炎1例。 临床表现:右下腹痛10例,有转移性右下腹痛者6例,伴有恶心者8例,呕吐4例,腹泻或大便次数增多者3例,发热5例。查体右下腹有压痛、反跳痛8例,腹肌紧张4例,右下腹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术前诊断及手术入路,以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63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膈肌破裂,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胸和/或血气胸.急性腹膜炎49例,失血性休克41例.术前诊断明确37例,术中探查发现22例,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单纯经胸入路24例,单纯经腹入路14例,胸腹联合入路8例,经胸经腹分别入路17例.结果 57例痊愈,死亡6例,其中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心包填塞,1例死于术后呼吸衰竭,2例于术后1周死于肾衰竭.结论 术前诊断的准确及时和正确的手术入路选择是争取抢救时间、抢救成功与否、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老年胸外伤103例临床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胸外伤病人103例.现就其临床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海棉状血管瘤具有生长快,侵犯组织广泛,界限不清等特点,过去临床治疗采取手术切除、硬化剂注射及放射等治疗,多不能达到满意疗效。1996年以来我们用铜针留置术治疗32例海绵状血管瘤病人,取得了良好疗效,现详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32例,男21例,女11例,最小年龄1个月,最大年龄37岁。血管瘤位于唇部6例,面部5例,会阴部4例,躯干部9例,四肢8例。血管瘤均呈瘤状生长,最小0.8cm×1cm,最大15cm×20cm,边界不清,按压时回缩,可穿刺抽出血液,无明显血管杂音。临床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7.
1995年以来 ,我院以自然上睑皱褶及上睑缘血管网上缘为标准设计重睑线 ,行 480例切开重睑术 ,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8例 ,女 46 2例 ;年龄 16~ 5 6岁。单纯单睑者 315例 ,伴有皮肤松弛下垂者 16 5例。无上睑提肌无力引起的上睑下垂。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详细询问各系统无重要疾病史。设计方法 :以自然上睑皱褶及上睑缘血管网上缘为基准设计重睑线。设计时可以先设计中间最高点 ,压紧该处皮肤形成重睑后根据所形成的重睑线调整设计线 ,注意一定要达到所形成的重睑线外缘 ,可超过外眦角。以眼科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改良的颈胸前入路治疗肺上沟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例肺上沟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经改良的颈胸前入路切口,将第1~3肋骨全部切除,切除1/5椎体1例,第1胸椎横突切除1例,第1、2胸椎横突切除1例,胸1神经根及星状神经节切除1例.结果 3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继发性Horner综合征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于术后换药时,均见有轻度反常呼吸,但无呼吸困难,耐受良好,继续胸壁加压包扎14d后等待纵隔固定,反常呼吸消失.术后病理诊断:鳞癌2例,腺鳞癌1例,均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切缘阴性.分期:T3NoM02例,T4N0M01例.3例患者术后均行4个周期化疗(NP方案),未行放疗.3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53、37、13个月,均存活,肿瘤无局部复发,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经改良的颈胸前人路能完整切除肺上沟瘤,对侵及胸廓入口处的结构处理方便、安全,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联用环形及钩形袢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22例分析鹿集成陈长宜李时捷1991年4月~1996年12月,我院联合应用环形袢(Loop)及钩形袢(Colings)电刀经尿道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2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年龄3...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CT的应用和CT复查的普及,第二原发肺癌(second primary lung cancer,SPLC)的患者逐年增多[1],对外科治疗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现回顾性分析总结我们手术治疗的5例同侧异时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同侧异时性第二原发肺癌的诊断和手术方法.@@资料和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3月间我们为9例第二原发肺癌患者施行手术,占同期收治肺癌(9/830例)的1.1%,其中同侧异时性第二原发肺癌5例.此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3.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