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80 mg,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两组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洛伐他汀行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29/33)、51.6%(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肺炎衣原体血清学实验室诊断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6例临床怀疑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患者血清,分别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比较两种试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间接荧光法和间接ELISA法在检测CPIgM抗体中,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已确诊的70例CP感染患者中,轻度CP感染38例(54.3%),中度感染17例(24.3%),重度感染15例(21.4%);CP抗体滴度1∶10有24例(34.3%),滴度1∶32有15例(21.4%),滴度1∶100有3例(4.3%),滴度1∶320有9例(12.9%)。滴度1∶1000有19例(27.1%),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CP抗体滴度高低与CP感染患者的病情分级呈正相关(r=0.894,P<0.05)。结论间接ELISA法与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适合临床大批量筛查,以及流行病学调查。间接荧光法能准确测定患者血清抗体滴度,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为临床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80 mg,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两组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洛伐他汀行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29/33)、51.6%(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80 mg,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两组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洛伐他汀行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29/33)、51.6%(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屈岭  王红  陈翠美  李政国 《光明中医》2012,27(2):265-266
目的 中药免煎颗粒在临床的应用不断扩大,为了探索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饮片煎剂临床疗效差异,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观察组64例以葛根芩连汤中药免煎颗粒加减治疗,对照组43例予传统饮片煎剂治疗,疗程同为3~5天,两组临床资料没有差别.结果 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无明显差别,两组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饮片煎剂临床疗效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80 mg,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两组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洛伐他汀行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29/33)、51.6%(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80 mg,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两组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洛伐他汀行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29/33)、51.6%(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leptospi rainterroganssensulato ,简称钩体 )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在啮齿动物间传播 ,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外耳 (Weil)于 1886年首次报道该病 ,故又称为外耳病 (Weildiseases)。 1915年稻田 (Inda)等首次在用外耳病患者血液注射的豚鼠肝组织中发现钩端螺旋体。 1937年汤泽光在广州首次报道 3例外耳病。 1995年时曼华报道该病分布于全国 2 6个省、市及自治区 (未包括台湾省在内 )。1 诊断1 1 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地区我国以南方省、市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血栓烷B2水平及相互关系,从而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促进脑梗死发生的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466例,再将脑梗死组分为HHcy患者345例和非HHcy患者121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2例为对照组。检测Hcy、P选择素、血栓烷B_2水平,比较Hcy与P选择素、血栓烷B_2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P选择素、血栓烷B_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非HHcy患者比较,HHcy患者P选择素、血栓烷B_2水平明显升高(P<0.05);脑梗死组、HHcy患者Hcy与P选择素、血栓烷B_2呈正相关(r=0.223,r=0.195,r=0.227,r=0.151,P<0.05);非HHcy患者Hcy与P选择素、血栓烷B_2无相关性。结论 HHcy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它可能通过激活血小板的途径导致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80 mg,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两组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和洛伐他汀行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4 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29/33)、51.6%(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