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摘要:目的:观察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在面部整形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愿实施鼻部整形手术的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M组,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和丙泊酚组(PR组,单纯丙泊酚麻醉)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按相应方案完成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丙泊酚使用后1 min(T1)、丙泊酚使用后3 min(T2)、苏醒睁眼时(T3)时的收缩压(S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Nacortrend指数(NT值)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麻醉中丙泊酚用量、静脉麻醉时间、局部麻醉注射时间,以及麻醉中体动和呼吸情况(呼吸频率、呼吸道梗阻、SpO2低于90%和麻醉中辅助呼吸情况)。结果:麻醉后各时点,RM组患者的SpO2及NT值,PR组患者的SBP、HR、SpO2及NT值均较T0时明显降低(P<0.05),但RM组患者T1、T2时点的SBP、HR及SpO2均高于PR患者(P<0.05),变化幅度较小。RM组患者丙泊酚使用量显著少于PR组,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R组,呼吸道梗阻及SpO2低于90%的患者比例均低于PR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呼吸频率均较前显著降低(P<0.05),但RM组患者呼吸频率明显高于PR组(P<0.05)。结论:面部整形麻醉中实施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能显著降低对患者呼吸系统的抑制,减少丙泊酚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3.
曾如意  李思琦 《江西医药》2021,56(6):858-860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模式联合胃肠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西省肿瘤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n=126例)为探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协同组及常规组(每组n=63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协同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联合胃肠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水平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生活质量评分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且协同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间相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联合胃肠护理有助于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组织p16^INK4a的表达与病变级别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年龄≤35岁、经病理诊断的CIN2患者36例,按照年龄将其分为〈30岁组(12例)和30-35岁组(2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宫颈活检组织进行p16^INK4a检测,并采用两个结果判断标准对患者的转归进行随访。结果CIN2组织中p16^INK4a阴性、弱阳性和阳性(〉50%)的表达率分别为11.1%(4/36)、8.3%(3/36)和80.6%(29/36);美国下生殖道鳞状上皮病变项目(LAST projet)分流标准p16^INK4a连续弥漫全层阳性的表达率为63.9%(23/36)。其中年龄〈30岁组p16^INK4a〉50%阳性和弥漫全层阳性患者中,宫颈环状电切术(LEEP)后诊断为CIN3的比例分别为1/9和1/7;而30-35岁组两者的比例分别为4/18和3/16,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患者平均随访(13.4±3.9)个月,未发现病变进展。结论对CIN2组织中p16^INK4a阳性患者进一步行LEEP或锥切是必要的;p16^INK4a对预测CIN转归的意义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产生背景及定义,从学科建设、研究领域和方向两方面调研中医药信息学发展现状,探讨该学科困境与前景并指出相应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背景]平胃散治疗湿困脾胃疗效确切。[目的]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定量描述平胃散研究文献发表年代、发表期刊、文献作者及单位、文献类型和病症分科等现状及发展趋势。[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检索时限:1989年至2017年。[纳入标准](1)平胃散为基础治疗方剂。(2)文献发表时限:1989-01-01至2017-12-31。(3)"医药卫生"范围。[数据收集与分析]2名评价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评估文献质量,不同之处交流解决。Excel2003软件绘制散点图,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统计描述,相关关系选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运用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律。[主要结果]纳入文献457篇,1989年至2017年平胃散研究呈增长趋势,1995年文献量明显增加,2001年达高峰,之后10年间呈现波动,2011年达新高峰期,并维持较高文献量;发表年度与发文量散点分布呈相关性,Person相关检验r=0.876,P0.01,线性关系良好,直线回归方程:y=1.0261x-2039.5,依直线回归方程预测今后十年继续稳步增长,2021年后逐年增加,会出现新热点,研究类型广泛。[问题与展望]平胃散研究未形成相对规范研究体系。未来应增加基础研究,尤其是药物有效成分、有效成分交互作用、药理机制和疗效机制;荟萃专家经验;及时把握研究进展,避免重复研究,凝练高质量的思想,文献发表在国际认可的期刊,为国际化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系疾病发病率与衰老密切相关。心肌细胞衰老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和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了解心肌细胞衰老的结构变化、分子机制以及干预措施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如何有效的在体内干预衰老心肌细胞从而延长寿命。现代医学现发现心肌细胞衰老主要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端粒缩短和损伤、自噬下降、调节信号失衡有关。中医认为心肌细胞衰老病位在心,与脾、肾相关,主要病机为心气虚损。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多种西药、中药提取物、合理饮食以及适当的运动可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自噬等机制延缓心肌细胞衰老。本综述就心肌细胞衰老的发生以及干预措施进行论述,为改善心肌细胞衰老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探讨多中心针刺临床研究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体会及针刺操作人员培训的关键点,对研究者分工、方案学习、分中心联络交流等过程管理工作进行阐述,并对针刺研究特性环节——针刺操作培训的实施概况及刺激量控制、医患沟通等相关实施关键点进行探索和总结,以期为后续多中心针刺临床研究的质量把控和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