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龄儿童家长铅中毒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掌握学龄儿童家长儿童铅中毒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规划提供基础材料。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大理市城区16所小学随机抽取35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其对儿童铅中毒的认识、态度、行为知晓率。结果:学龄儿童家长对工业性铅污染源的认识较清楚(66.1%~83.0%),但对生活中一些不易察觉铅污染源认识存在不足(56.9%~83.9%)。掌握铅污染源、铅在体内转运转化知识较多者主要是父母的文化层次和家庭经济收入较高者,多数家长对儿童铅中毒健康教育持赞成态度。结论:学龄儿童家长对铅中毒知识了解不够,亟待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2.
据医学专家保守估计,我国每个城市每天都有数十人因服用不科学的偏方而发生中毒事件,并且中毒发病率明显上升,害人偏方在社会上隐藏着巨大的危害。下面将一些常见的、经典的害人偏方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DLK1是1993年Laborda等[1]在研究胃泌素释放肽对两种成纤维细胞的促有丝分裂作用时发现的,因其编码的蛋白结构和氨基酸序列与果蝇配基有高度同源性被称为DLK1蛋白(delta drosophila homolog-like 1或delta-like 1 homologue),又称为脂肪前体细胞因子1(preadipocyte factor 1,Pref-1)、FA1(fetal antigen 1)或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特异因子(zona glomerulosa-specific factor,ZOG).dkl1基因是父系表达的印迹基因,父源表达母源沉默.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简称DM)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近年来,DM在世界各国急剧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不可忽视的卫生问题。虽然临床上有许多的治疗方法,但仍摆脱不了其终生治疗性。如要根治,胰岛移植是治疗1型DM和部分2型DM一条最佳途径,据报道1990年-1999年273个C肽阴性的1型DM病人,接受胰岛移植后,病人移植物一年存活率分别为96%和91%。2000年加拿大shapiro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连续7例胰岛移植的成功病例。为此本文就近期国内外对1型DM与部分2型DM的胰岛移植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我院普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3年出院病例639例,对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用药比例及药物联用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639例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有432例。其中,2011年266例,使用率94.5%;2012年173例,使用率75.72%;2013年200例,使用率21.50%。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有13种,头霉素类最多,头孢菌素类、抗厌氧菌类及酶抑制剂类次之。围手术期用药存在用药疗程过长,个别联合用药欠妥的现象。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明显。抗菌药物的选用逐步合理化,但24小时内停药率偏低,医院要继续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效控制细菌耐药,并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LK1基因在肝癌和相关慢性肝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寻找新的肝癌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肝组织(Norma)l、中度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癌周肝硬化(PC)和肝细胞癌(HCC)共95例标本中AFP和DLK1的表达;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癌周肝硬化、肝细胞癌组织共45例标本中DLK1 mRNA和AFP mRNA的表达.结果 AFP蛋白和DLK1蛋白在正常肝组、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均不表达,在癌周肝硬化组阳性表达率为27.9%和23.3%,在肝癌组为46.7%和51.1%,肝癌组AFP蛋白阴性病例中仍有22.73%的DLK1蛋白阳性表达.肝癌组与癌周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周肝硬化组AFP蛋白表达与DLK1蛋白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AFP mRNA和DLK1 mRNA阳性表达率在癌周肝硬化组为23.3%和41.9%,在肝癌组为40%和31.1%.DLK1 mRNA阳性表达率在癌周肝硬化组和肝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联合检测DLK1蛋白可提高肝癌的检出率,DLK1蛋白可作为肝癌诊断候选标志物;癌周肝硬不同于不伴癌的肝硬化而具有癌前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1-2N0甲状腺乳头状癌VI区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及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cT1N0甲状腺乳头状癌22例,cT2N0甲状腺乳头状癌26例VI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例cTIN0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16例VI区淋巴结阳性,阳性率72.72%,26例cT2NO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19例VI区淋巴结阳性,阳性率73.07%,P〉0.05,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1-2N0甲状腺乳头状癌应行VI区淋巴结清扫,cT1N0和cT2N0甲状腺乳头状癌VI区淋巴结阳性率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胃十二指肠穿孔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目前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已成为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的重要手段,且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不断扩展。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对24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下修补术,并同期收治17例行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采用LC术治疗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的胆囊结石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与传统手术的区别。方法患者42例,根据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2例,B级10例,全麻插管后,采用三孔或四孔法,行LC手术,术后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2例均成功实施LC术,术后12例放置腹腔引流管,5例出现一过性腹水,2例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结论血吸虫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行LC首先把握好手术指征,其次把握好分离技巧,对胆囊三角区胆囊床曲张血管的恰当处理,对于腔镜手术有经验者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小学教师对儿童铅中毒的认识、态度和需求,为预防儿童铅中毒干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大理市城区16所小学的43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儿童铅中毒认知水平问卷,测评小学教师对儿童铅中毒的认识、态度和需求情况。结果小学教师对我国儿童铅中毒的流行势态、污染源的认识相对不足,对儿童铅中毒污染来源及危害防治知识的认知存在文化程度差异,小学组与中专及以上各组之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0%的小学教师认为有必要在幼儿园、学校开展儿童铅中毒的健康教育,并愿意接受儿童铅中毒知识的专门培训。结论对小学教师进行定期、系统的儿童铅中毒知识培训,有助于预防儿童铅中毒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