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隆阳区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危害程度,为今后广泛深入开展肠道寄生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统一技术方案,改良加藤和碘液直接涂片法。结果:共检查8所中小学校4649人,检出寄生虫感染3276人,总感染率为70.47%,检出11种寄生虫。结论:揭示隆阳区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高,危害严重,应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保山市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现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保山市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现状、危害程度、及虫种分布,为今后开展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8~2001年对该市学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现状和防治情况进行立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乙型脑炎发病与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和日照等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乙型脑炎发病与气象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和关联程度。方法收集2005-2013年保山市乙型脑炎的发病数据及同期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和日照等气象资料,用SPSS11.5软件分析各气象因子与发病的关系和关联程度,并用电子表格作图和建立回归方程。结果保山市2005-2013年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297例,2006年发病最高,共62例,占总病例的20.88%;地区分布隆阳区发病最多,共发182例,占61.95%;月份分布8月最高,共113例,占总发病的38.05%。发病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五县区进行分析,发病与降雨量、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仅就隆阳区和施甸县进行分析,发病与降雨量、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又都有统计学意义。年份上,发病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月份分析,发病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山市的乙脑发病与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和日照等气象因子均有较大的关系,但不同县区、不同年份和月份发病与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和日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又有不同。因此,分析乙脑的发病要综合、全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掌握保山市斑疹伤寒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保山市2005-2013年疫情报告的斑疹伤寒病例资料用Excel和SPSS 11.5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发病与气象因子的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保山市2005-2013年共报告斑疹伤寒病例787例,发病率为3.52/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3.28/10万、2.39/10万、6.92/10万、5.64/10万、4.59/10万、2.72/10万、2.70/10万、2.29/10万、1.33/10万,呈高度散发状态。6~9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发病数的50.83%。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占总发病数的82.49%。发病与气温和降雨量有密切关系。结论保山市报告的均是地方性斑疹伤寒,应采取灭鼠灭蚤、环境卫生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降低发病,以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保山市疟疾防治经验,分析成效,为今后的疟疾防治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保山市2008~2012年疟疾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保山市2008-2012年共有确诊的疟疾病例共计3600例,占总报告传染病的37.08%。其中间日疟2718例,占发病总数的75.50%,恶性疟696例,占19.33%,未分型186例,占5.17%。死亡1例,病死率为2.78/万。发病率从2008年的46.3/10万,下降到2012年的9.18/10万,下降80.17%。其中外源性疟疾下降80.45%,内源性下降42.31%。结论实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后防治力度加大,规范程度提高,保山市2008-2012年疟疾发病人数逐年下降,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保山市2003-2008年疟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云南省保山市疟疾发病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对保山市2003-2008年的疟疾疫情和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保山市2003-2008年共有确诊的疟疾病例15 762例,发病率为108.63/10万,占总报告传染病的36.95%,位居报告传染病之首;死亡31例,死亡率为0.21/10万,病死率为1.97%.其中间日疟11 128例,占总发病数的70.60%;恶性疟3 675例,占23.32%;混合感染93例,占0.59%;未分型866例,占5.49%.发病以外源性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4.87%.发病最高的是腾冲县,共发9 021例,占全市发病数的57.23%,发病最低的是昌宁县,共发37例,占0.23%. 2005年发病最高,共发3 940例,占各年份发病总数的44.58%.通过认真完成"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疟疾项目"和常规疟疾防治的各项工作内容,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发病从2003年的2 585例下降到2008年的1116例,下降率为56.83%.结论 保山市2003-2008年的疟疾疫情自2005年回升以后每年都有所下降,说明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可以继续按照目前这种主要围绕血检、现症病人治疗、休止期根治、流动人口管理、主动病例侦察、内源性疫点处理、重点人群发放预防药和进行卫生宣教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防治,以进一步降低疟疾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加全  杨和仙 《疾病监测》2016,31(4):314-318
目的 探讨保山市2005-2014 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的时间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保山市 2005-2014 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2005-2014年保山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时间分布的集中度M=0.818, 圆形分布r=0.820, 平均角ā=203.87, Z=205.08, P0.0001, 发病高峰日为第238日, 流行高峰期是200~274日。结论 保山市2005-2014 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有很强的季节性, 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指标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保山市乙型脑炎的流行高峰及流行时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云南省保山市疟疾发病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保山市2003—2008年的疟疾疫情和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保山市2003—2008年共有确诊的疟疾病例15762例。发病率为108.63/10万,占总报告传染病的36.95%,位居报告传染病之首;死亡31例,死亡率为0.21/10万,病死率为1.97%。其中间日疟11128例,占总发病数的70.60%;恶性疟3675例,占23.32%;混合感染93例,占0.59%:未分型866例,占5.49%。发病以外源性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4.87%。发病最高的是腾冲县,共发9021例,占全市发病数的57.23%,发病最低的是昌宁县,共发37例,占0.23%。2005年发病最高,共发3940例,占各年份发病总数的44.58%。通过认真完成“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疟疾项目”和常规疟疾防治的各项工作内容.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发病从2003年的2585例下降到2008年的1116例,下降率为56.83%。结论保山市2003—2008年的疟疾疫情自2005年回升以后每年都有所下降,说明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可以继续按照目前这种主要围绕血检、现症病人治疗、休止期根治、流动人口管理、主动病例侦察、内源性疫点处理、重点人群发放预防药和进行卫生宣教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防治,以进一步降低疟疾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保山市的疟疾发病季节性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结果 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2006—2008年各年代疟疾发病的高峰日分别为8月2日、7月16日、6月25日、6月3日、5月30日,高峰时期分别为5月23日-10月13日、4月26日-10月6日、3月26日-9月24日、2月20日-9月13日、3月3日-8月28日。结论保山市疟疾发病的高峰日呈现了提前趋势,在疟疾发病高峰期之前,开展疟疾防制工作意义极其重大,能减少疟疾发病,从而更好的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