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81~1988年10月共行脾破裂保脾手术 31例,全部治愈。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5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6岁。根据 Feliciano 脾破裂分级法1、2级损伤15例,3级损伤9例,4级损伤5例,5级损伤2例.手术方式:单纯脾缝合9例,单纯脾动脉结扎3例,脾缝合加脾动脉结扎4例,单纯脾捆扎2例,脾捆扎加脾动脉结扎2例,脾部分切除4例,脾网扎6例。脾切除脾组织移植1例。术后并发胸腔和膈下感染1例.无术后再出血,全组无死亡。  相似文献   
2.
3.
艾滋病由于HIV感染后侵犯CD4^+淋巴细胞,造成对免疫系统的损害,患者除了常见的有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还可以表现有各种皮肤黏膜受损症状。HIV感染后皮肤黏膜症状发生率高达91%,许多艾滋病患者也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在临床中,常因此而误诊。现将本科诊断的1例以全身弥漫性红色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银屑病并艾滋病感染的病例进行报道,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开放式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9月至2006年5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诸病例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伤椎磷酸钙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结果31例手术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无椎体高度丢失,无邻近节段退变。31例患者术后随访9—35个月后进行椎体高度测量,本组有两例(占6.4%)出现伤椎椎体塌陷,其中1例后凸成角,内固定失败,再次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术后CT显示,伤椎椎管减压充分,伤椎椎体高度维持良好,形态无塌陷,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畸形矫正失去率不明显。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开放性磷酸钙骨水泥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患者疼痛消失,早期下床活动,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梧州地区细菌感染性疾病病原菌谱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梧州地区细菌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特征,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VITEK-ATB细菌鉴定仪、BDPhoenix100系统、Bio-Merieux API系统或CHROMagar酵母样真菌显色培养基,鉴定从疑似感染性疾病标本分离培养到的病原菌。结果4 878份标本病原菌检查阳性率为32.10%,阳性标本中分离出的1 62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3.95%),病原菌前10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粪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各种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不仅在各类感染性疾病中呈现不同特点,而且存在季节性差异。结论加强疑似感染病例的病原菌的检测,及时了解病原菌谱特点和感染类型变迁的趋势,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夫西地酸预防和治疗葡萄球菌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传杰 《医学综述》2008,14(16):2499-2502
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所致的感染日益增多,夫西地酸作为一种窄谱、高效抗生素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葡萄球菌感染近40年仍疗效显著,而且耐药率低、不良反应少,因而越来越受关注。撰文针对其抗菌机制、耐药性、不良反应,以及近年国内外应用于治疗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和外科手术预防葡萄球菌感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便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提高防治葡萄球菌感染的显效率,降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于1981~1982年与北京市第四医院及1984~1986年与北京市第六医院协作,以左心功能、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 cAMP、cGMP 为指标,共观察住院  相似文献   
8.
近年国内外对医院感染的感染源、传播途径、细菌定植等同源性分析成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研究热点之一[1-2]。本文仅就医院感染同源性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方法及应用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临床感染1201例菌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临床感染菌谱分布,探讨临床感染特征及流行学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1201例临床感染标本分离培养鉴定后监测常见分离菌的耐菌株(MDR)。结果:酝酿混合感染率6.2%,1275株分离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56.5%)为主。葡萄球菌属(16.0%)、酵母样菌(15.85)、假单胞菌属(13.7%)、埃希菌属(13.2%)、克雷伯菌属(11.7%)等是感染菌谱的主要菌群。葡萄球菌属主要是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其对甲氧苯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72.4%,16.3%,66.1%;肠球菌中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占5.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分别占23.2%,28.2%,10.5%。结论: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是感染菌谱中的主要病原菌,对药菌株的增多和混合感染是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临床应改进治疗手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MDR的产生和播散。  相似文献   
10.
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等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日渐增多.为调查本地区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常见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2 136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