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丽科伟治疗儿童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同期麻疹患儿 5 0例随机分为丽科伟治疗组 3 0例及双鹤鱼腥草对照组 2 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快、并发症少及住院天数缩短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 P <0 .0 5 )。皮疹消退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丽科伟治疗儿童麻疹有一定疗效 ,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2.
3.
百日咳实验室诊断方法的应用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a/8/l,多态性及单体型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联,并分析单体型和体重异常的交互作用对CR.P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队列人群”的基础上,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取644名研究对象。应用方差和检验,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型与CRP水平的关联。采用SNPStats软件对PPAR-i个亚型SNP分别构建单体型,并分析单体型与体重异常的交互作用对CRP水平的影响。结果调整性别、年龄、血压、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后,rsl800206和rs9794与CRP水平有显著关联(P<0.05)。调整相同因素后,PPARa中AVG和CVG两个单体型、PPAR8中CG单体型与CRP水平升高有关(P<0.05);PPARfi中CC单体型、PPAR了中CPCAC单体型与CRP水平降低有关(P结论PPAR多个SNP及其单体型与CRP有显著关联;PPARa/8单体型与体重异常存在交互作用并对CRP水平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6例患儿中3~6岁患儿65例,占67.7%;96例患儿均发热,其中高热患儿81例,占84.3%;伴淋巴结肿大72例,占75%;伴咽峡炎者86例,占89.6%,其中扁桃体表面附着白色渗出物75例,占78.1%;伴肝脏肿大46例,占47.9%;脾脏肿大42例,占43.8%;鼻塞59例,占61.5%;眼睑浮肿者41例,占42.7%;皮疹者28例,占29.2%;伴有其他症状者34例,占35.4%;所有病例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均大于10%,其中3例达到50%以上,占3.1%。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好发于3~6岁儿童,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大于10%,感染后体内出现EB病毒IgM抗体阳性率100%。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早期识别提供借鉴。方法收集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8例儿童HFRS的临床资料,对其疾病程度、并发症及蛋白尿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FRS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7.8±3.3)岁;男∶女=1.96∶1。发病时间以12月份最多(37.2%),其次是11月(25.0%)和10月(13.5%),其余时间呈散发状态。临床中以轻型居多(79.7%);超半数有并发症(64.2%);在并发症中,心肌损害占27.7%、肝损害占23.0%、肺炎占8.8%;存在蛋白尿者居多(74.3%)。重症患儿合并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3,P<0.05);重症患儿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60,P<0.05)。结论儿童HFRS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发生于学龄期儿童,男童多于女童,秋冬季为发病高峰,临床以轻型多见。在HFRS高发流行区,儿科医生遇到发热伴多脏器损害及蛋白尿阳性患儿需保持高度警惕,及时行相关检验,避免漏诊、误诊。并发症和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对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Crigler-Najjar综合征(CNS)是先天性、非梗阻性、非溶血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其特征是肝细胞完全或接近完全缺乏尿嘧啶二磷酸葡萄糖醛基转移酶1A1(UGT1A1)。CNS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 之后可结合基因检测、胆汁成分分析、肝组织中UGT1A1酶活性测定等方法进行确诊。CNS及UGT1A1基因多态性在多种药物代谢及多种疾病的发病中有重要的意义, 即使其作用机制及具体影响没有一个定性及定量的评定, 但明确诊断后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很大。本文就CNS的临床诊治以及UGT1A1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8.
小儿乙脑58例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CT扫描具有的优点,在临床影像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尚未见报告小儿乙脑临床与CT征象特点,现将我科1993年7月至1994年 10月收治的经 IgM抗体及 CT检查确诊为乙脑患者58例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我科于1993年7月至1994年10月本组共收治乙脑病人236例,均经过乙脑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确诊,其中58例(占乙脑病人24.5%)作CT扫描,依据王季午主编《传染病学》之分型标准[1]进行临床分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1岁8例,~3岁20例,~7岁27例,>…  相似文献   
9.
对拟诊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门诊及住院患儿分别采用PCR法及ELISA法检测抗原及 MP-IgM。结果:拟诊Mp感染 8 274例,阳性标本 3 691例,总阳性率为44.6%,门诊送检阳性率47.8%,病房送检率为35.5%,结果显示此病流行年多发生于夏秋季,1年中也可出现两个流行高峰(8月、12月);好发年龄向低年龄组偏移,新生儿亦有发生;小于 3岁症状比年长儿童重;上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下呼吸道感染, Mp肺炎发生率约 15%, Mp感染期间易发生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