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NICU住院的GBS败血症患儿的资料,回顾性分析GBS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GBS败血症16例,占住院患儿的2.3%o,其中早发型败血症14例,迟发型败血症2例。本院出生9例,占本院出生新生儿的0.46%o。早发型病例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生后36h内发病,迟发型病例以高热为首发症状,4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其中1例并发脑脓肿、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GBS败血症患儿血WBC明显低于正常,C反应蛋白升高数十至数百倍,PLT下降明显。16例血GBS阳性标本均对万古霉素敏感,氨苄青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有效。结论新生儿GBS败血症临床症状明显、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母孕后期应常规筛查,重视新生儿早期临床表现,尽早行病原学检测,合理足疗程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正SAPHO综合征即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炎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骨、关节及皮肤病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发病率较低,临床不多见,截至2009年全世界SAPHO综合征的文献报道尚不足500例[1]。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近年来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在本病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应用上述药物可能导致如胃肠道不适、粒细胞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五藤通痹方外用联合高压氧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控制血糖治疗,治疗组予五藤通痹方外用联合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对照组予甲钴胺注射液0.5 mg加入生理盐水2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五藤通痹方外用联合高压氧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对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愈合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36例多次住院神经梅毒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例神经梅毒患者中无症状神经梅毒13例,麻痹性痴呆11例,脑膜血管梅毒5例,脊髓痨5例,脑膜神经梅毒2例。初次检查脑脊液免疫球蛋白(Ig)IgG、白细胞、IgM、IgA和蛋白升高分别为35例(97.2%)、30例(83.3%)、29例(80.6%)、26例(72.2%)、25例(69.4%)。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脑脊液TRUST、IgA、IgG、IgM、白细胞、蛋白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作为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愈后判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碱性彗星试验评价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m EH)、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的多态性,探讨外源性化学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1,3-丁二烯(BD)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结果发现,BD暴露组和对照组彗星尾距分别为4.65(3.49~5.98)和2.38(0.82~3.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组中具有CYP2E1基因Pst1位点c1/c2或c2/c2基因型个体的彗星尾距显著高于c1/c1基因型个体(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生存-相互关系-成长(existence,relatedness,growth,ERG)理论分析基层卫生人才对3个层次需求的满意度及其相关性,为吸引和留住更多卫生人才在基层服务提供策略.方法 根据ERG理论的内涵,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南京市浦口区所有的基层卫生人员进行调查,对工作岗位3个维度的满意情况进行典型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验证红花冲泡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安全性考察:将大鼠随机分为冲泡茶组和对照组,两组大鼠分别灌胃冲泡茶和饮用水42 d,比较两组大鼠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重要脏器的脏器指数及肝脏病理切片情况。有效性考察:建立慢性利血平注射导致的抑郁大鼠模型,冲泡茶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分别灌胃红花冲泡茶和氟西汀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饮用水,比较4组大鼠行为学测试结果和大脑病理切片。结果:冲泡茶连续服用42 d对大鼠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重要脏器指数及肝脏均无明显影响;冲泡茶组大鼠在行为学测试中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及总路程方面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并且冲泡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鼠大脑海马的结构和排列并增加了细胞数。结论:红花冲泡茶长期口服安全无毒副作用,并有一定的对抗阈下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焦磷酸消解试样,经过滤,将游离二氧化硅分离,利用氢氟酸溶解硅酸盐测得全硅,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仪分别测得消解液和滤液中的硅,间接测得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硅在0~1 000μ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方法的检出限小于0.35μg/L,试样加标回收率在91.35%~108.16%,精密度小于3.41%。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伤寒、副伤寒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1998年5月~2004年12月因发热而入我院、经培养阳性明确诊断的90例伤寒及副伤寒药敏试验与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谢坤  胡丹  彭朗  李亚慧  陈家应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9):2399-2403
背景 建立基层卫生"守门人"制度,实现基层首诊、有序分流,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关键,而要实施基层首诊,重点在于基层卫生队伍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目的 了解河南省基层医生常见病诊疗服务能力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探讨对策。 方法 2020年8月,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开封市的祥符区、兰考县和焦作市的魏都区、鄢陵县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自评的方式开展关于医疗服务能力的线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层医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常见病诊疗能力(包含常见病识别诊断能力、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能力和常用药使用能力)。 结果 共回收问卷1 844份,其中有效问卷1 66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51%。1 669例基层医生中,917例(54.94%)学历为中专及以下,663例(39.72%)无职称,524例(31.40%)拥有乡村医生证,509例(30.50%)拥有执业医师资格证。1 117例村卫生室医生中,722例(64.64%)年龄≥45岁,83例(7.43%)年龄≥60岁,848例(75.92%)学历为中专及以下。在纳入分析的1 631例基层医生中(剔除医疗机构类型为其他的38例基层医生),分别有1 564例(95.89%)、1 402例(86.00%)、1 542例(94.54%)基本具备常见病的诊断识别能力、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能力、常用药使用能力,1 336例(81.91%)具备常见病诊疗服务能力。农村基层医生常见病的识别诊断能力、常用药使用能力具备情况优于城市基层医生,城市基层医生生化检验、心电图报告解读能力优于农村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河南省基层医生素质总体不高,村级卫生队伍尤为突出;基层医生常见病诊疗服务能力总体较好,常见病综合处置能力有待提升,应建立完善的医院与基层的协同机制,保障基层医疗服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