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两种评价噪声性听觉损伤易感性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03只豚鼠110dB(A)3h噪声暴露后的暂时性听阈偏移(TTS)进行统计学分析,作左右耳TTS均值频数分布图,探讨其分布规律;分别用百分位数法和正态分布法计算噪声暴露后豚鼠左右耳TTS均值90%参考值范围,在此基础上判定噪声性听觉损伤易感与不易感豚鼠,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左右耳TTS均值90%参考值范围,百分位数法计算结果为18.2~31.4dB,易感和不易感豚鼠分别为7只和6只;正态分布法计算结果为14.6~31.8dB,易感和不易感豚鼠分别为7只和1只。结论百分位数法更适合用于豚鼠噪声性听觉损伤易感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舰船噪声岗位作业人员听力保护理论,为噪声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声学理论和声能量等效原理研究岗位噪声暴露量。结果导出了噪声暴露量解析式,发现降低环境噪声、选择隔声较好的护听器、坚持佩戴护听器、减少每天噪声暴露时间、完善噪声防护法规五项措施是控制噪声暴露量的技术途径。结论噪声暴露量解析式构成了噪声防护措施的完备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噪声听觉损伤易感性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对103只豚鼠的暂时性听阈偏移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作左右耳暂时性听阈偏移均值频数分布图,探讨其分布规律;利用正态分布法评价噪声听觉损伤易感组与不易感组豚鼠,并探讨其合理性。结果:上限置信区间为[29.9 dB,40.0 dB],下限置信区间为[12.5 dB,16.5 dB]。结论:正态分布法可应用于豚鼠噪声听觉损伤易感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舰艇噪声是舰艇环境主要有害因素之一,主要来源于各种机械设备、电磁设备和武器装备等,具有声源多、频谱宽、强度大、作用时间长等特点,不仅严重影响舰艇的作战能力,而且直接影响舰员的健康、生活及工作效率。近年来随着舰艇武器装备的发展,舰艇吨位、航速及动力装置功率的不断提高,噪声污染日趋严重,由此带来的防护问题就越发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利用特殊环境下人员生存能力的特点和高等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提出一种特殊环境下人员生存能力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该模型下的生存率函数、风险函数、亚健康概率及亚健康概率密度函数解析式,在理论上讨论了在一定百分比的人员不出现亚健康状态时、环境一定时和不同的环境时等几种情况下,生存率随着生存时间比的变化规律。为建立特殊环境下人员生存能力的评估体系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模拟潜艇舱室特殊环境对人眼对比视力的影响。方法 10名受试者在潜艇环境模拟舱内模拟长航工作生活31 d,在此期间,自第1天起,每3 d定期在模拟舱内对受试者进行92%对比视力、52%对比视力和11%对比视力检查,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受试者在模拟潜航的前10 d,3个对比水平处的对比视力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相邻2个阶段的升高变化只有11%对比视力由第4天的4.70升高到第7天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在模拟潜航的第10~31天期间,对比视力呈现波浪起伏变化,92%对比视力的所有2个相邻阶段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2%对比视力的变化只有由第10天5.10降低到第13天5.02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对比视力的变化有2处2个相邻阶段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由第19天4.77下降到第22天4.73(P<0.05)和由第25天4.76下降到第28天4.70(P<0.01)。结论模拟潜艇环境短期内对人眼对比视力没有明显影响,在时间大于10 d后开始对人眼52%和11%对比视力产生一定影响,应加强艇员视觉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在新生SD大鼠毛细胞培养液中加入P27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IL-1),观察IL-1介导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细胞周期蛋白D(CDK4/cyclinD)复合体表达增强对毛细胞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提取16只7 d龄SD大鼠的内耳基底膜上皮细胞层,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IL-1组(8只),离体培养。观察培养第7天、第14天细胞生长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毛细胞内CDK4、cyclinD的表达。结果培养第7天,40倍光镜下3个随机视野内IL-1组毛细胞细胞球数量(139.33±13.50)个,与对照组[(69.00±12.49)个]相比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14天,毛细胞细胞球数量仍然有增多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L-1组毛细胞内CDK4和cyclinD表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K4和cyclinD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8.23±8.87)%和(28.43±1.34)%]增高,与对照组[分别为(35.03±1.94)%和(17.43±2.2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可能对新生大鼠毛细胞的再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一种噪声暴露方案,以便较好地区分听觉损伤易感豚鼠和不易感豚鼠。利用该噪声暴露方案建立噪声听觉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易感与不易感豚鼠,为进一步开展易感性相关基因研究提供便利。方法60只雄性健康豚鼠(体重280~320g)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A方案组(105dBA噪声暴露)、B方案组(110dBA噪声暴露)、C方案组(115dBA噪声暴露)。评价各方案区分易感与不易感豚鼠的效能,确定最佳方案。利用该方案建立噪声听觉损伤模型,利用百分位数的方法确定噪声听觉损伤易感与不易感豚鼠。结果B方案组和C方案组豚鼠邢分布的离散程度无明显差异,但均大于A方案组。模型建立中,数据成左偏态分布,利用百分位数确定了易感与不易感豚鼠。结论B方案更适合于建立筛选用的豚鼠噪声听觉损伤易感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群体人员在特殊环境下正常工作、生活的可靠性.方法 从信号分析与处理、卫生统计学、环境医学等多学科理论角度,综合研究评价指标计算方法.结果 研究了测试指标的数据处理和测试指标合格率计算方法、综合评估指标值的归一化等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所涉及的重要理论问题.结论 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特殊环境下群体人员生存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