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军队环境下影响肺结核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部队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受试者逐一进行问卷调查,排除干扰因素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影响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吸烟、饮酒和不良情绪,保护性因素为室内通风和经常性健康教育。结论部队应采取控烟、控酒、心理疏导、开窗通风和经常性健康教育等措施降低肺结核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部队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查明部队人群急性病毒性肝炎真实年发病率 .方法 前瞻性研究 ,观察抽样部队 1a内病毒性肝炎发生情况 .结果 共观察 16 0 36 0人 ,发生病毒性肝炎 310人 ,年发病率为 193.3/ 10万 ,甲肝年发病率 10 0 .4/ 10万 ,乙肝年发病率为 5 7.4/ 10万 .干部病毒性肝炎年发病率 (30 9.6 / 10万 )远高于战士 (173.6 / 10万 ,P<0 .0 1) ,干部乙肝年发病率(12 4.7/ 10万 )也高于战士 (4 6 .0 / 10万 ,P<0 .0 1) ,新兵甲肝年发病率 (130 .6 / 10万 )高于老兵 (81.0 / 10万 ,P<0 .0 1) .结论 部队人群病毒性肝炎年发病率仍很高 .在部队中 ,乙肝预防的重点是干部 ,甲肝预防的重点是新兵 .我们建议应加强部队病毒性肝炎预防策略的研究 ,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东北 3省吸血蠓的区系分布。方法 采用帐诱、灯诱和挥网法采集蠓 ,收集东北 3省吸血蠓研究文献。结果 东北 3省的吸血蠓现知有 2属 10亚属 76种 ,其中辽宁省有 48种 ,吉林省有 2 9种 ,黑龙江省有 45种。东北区分布 74种 ,其中大兴安岭亚区分布 2 3种 ,长白山亚区分布 60种 ,松辽平原亚区分布 3 0种 ;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分布 8种。结论 为东北 3省吸血蠓的区系分布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为了解二氧化氯含量、作用时间、温度、有机物、溶液pH等因素对二氧化氯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结果,含二氧化氯150mg/L溶液对亚麻布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作用的浓度系数、D值、温度系数分别为:1.599、4.405 min、1.954。50%(ml/ml)小牛血清存在与否,该液作用 10 min的杀芽孢率分别为99.86%与 99.99%;在该液pH为3、5、7时,作用20min的杀芽孢率分别为99.97%、99.90%与99.67%。结果表明,该消毒液杀菌效果随二氧化氯含量增加、作用时间延长、温度升高而增强,酸性条件较好,有机物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东北战区军人消化性溃疡(PU)的患病率,探索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索PU的发病因素.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团官兵共357人,对其进行自然情况、生活习惯、军事训练等相关信息的问卷调查,并逐人进行胃镜精检.汇总调查和检查结果,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PU的患病率为17.4%,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之比为1∶0.88,家族史、甾体类非抗炎药(NSAIDs)用药史、情绪易怒、精神紧张是PU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东北战区军人PU患病率较高,部队应加强经常性检查,开展心理疏导和健康知识宣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2007—06—03-06,驻哈尔滨市某部发生一起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不明原因群体性发热。经流行病学调查,判断为群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病原有待进一步查明。经采取隔离治疗以及卫生整顿等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至6日12时无新发病例,7日所有住院病人全部康复出院。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6-11-14,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es,NV)袭击世界最大的美国邮轮,3800名乘客中338人发病。2006年12月,我国广东佛山市里水镇金利村25名村民相继出现诺瓦克病毒腹泻;2007-01-01以来,广州各大医院NV样腹泻病人急剧增加。本文介绍NV的流行病学与防治对策。1NV的发现与分类1968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防冻剂对过氧乙酸杀菌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法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在 20g/L过氧乙酸内加入体积分数 15%乙醇和 50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使其冻结温度下降到 -15℃。在所观察的乙醇(A)、十二烷基磺酸钠(B)和过氧乙酸(C)等 3因素中,以A1B2C1 组合对细菌的杀灭率最高,差异有显著性,即过氧乙酸起决定因素;乙醇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杀菌效果的影响没有显著性。结论,过氧乙酸和乙醇交互作用明显,表明乙醇能增强过氧乙酸的杀菌效果。最佳组合A1B2C1 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 60min的杀灭率为 99. 23%。  相似文献   
9.
两种消毒剂低温条件下杀菌效果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氯异氰脲酸钠和氧化电位消毒剂 (固体二元包装A剂为次氯酸钠,B剂为丁二酸,AB两剂配成含有效氯 2000mg/L水溶液,无色透明略带氯味,ORP值在 1060mV左右,pH值在 5. 5)均为含氯消毒剂。为了解其在低温条件下的杀菌效果,以乙醇为防冻剂,在 -20℃条件下进行了杀菌作用的研究。1方法将大肠杆菌( 8099 ) 24h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用稀释液洗下菌苔,制成菌悬液。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将冷室温度控制在 ( -20±2)℃,在无菌试管中加含 33%乙醇的消毒液 4. 0ml(阳性对照为PBS)、有机干扰物 0. 5ml,预冷至-20℃,加菌悬液 0. 5ml混匀。作用至规…  相似文献   
10.
日本遗留在华化学武器(下称日遗化武)问题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也是中日间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1997-04—29生效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下称《公约》)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为解决遗留的化学武器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我国政府积极开展日遗化武调查与处理工作,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和专业队伍,为督促协助日方尽快处理日遗化武工作,彻底铲除日遗化武危害奠定了基础。现将其进展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