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朴成哲  阿良 《中国临床康复》2003,7(8):1339-1339
根据生物力学特点,髋臼后壁骨折后均行重建钢板内固定,避兔术后骨折块移位,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茜草提取物对胃癌MGC-803细胞株的诱导凋亡、抗增殖作用及凋亡后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及MTT法,通过电泳分析及多种细胞染色等方法.观察茜草提取物对胃癌MGC-803细胞株的凋亡及抗增殖情况.[结果]茜草提取物质量浓度在0.2~1.0 g/L范围内对胃癌MGC-803细胞株均具有抑制增殖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各剂量实验组胃癌细胞均有凋亡形态学改变;TUNEL法检测结果见,茜草提取物质量浓度在0.2~1.0 g/L范围内对胃癌MGC-803细胞株均具有诱导凋亡作用,肿瘤细胞凋亡率(AI)随药物浓度增高而上升,当药物作用48 h时AI达到高峰;DNA电泳检测结果表明,用0.4 g/L茜草提取物作用24 h时可见梯形电泳条带出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结果显示,PCNA阳性表达率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0.8 g/L茜草提取物作用于胃癌MGC-803细胞48 h后,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结论]茜草提取物对胃癌MGC-803细胞株具有诱导凋亡和抑制增殖作用,其诱导凋亡作用可能与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的四分法分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3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岁(25~61岁)。左23侧,右9侧,3例为双侧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均摄正、侧位X线片及三维重建CT。按照胫骨平台骨折三维重建CT的四分法分型设定手术方案。结果:据改良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 35例患者中仅2例没有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优良率在94.7%,但没有临床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上的失误。结论:三维重建CT扫描的四分法分型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但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网络课程是基于互联网,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支撑环境,并有机地通过多种媒体和信息技术表现课程的基本教学  相似文献   
5.
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指骨髓基质系统中含有的一类多能干细胞,它不表达造血干细胞的相关标志,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具有向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组织细胞分化的能力。BMSCs来源广泛,可以分化为更多种类的组织细胞,分离培养较为容易,植入反应较弱,易于被外源基因转染且稳定表达。本文就BMSCs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的手术治疗及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骨折33例.所有病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 3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7(19±5.33)个月.疗效评定根据Baird-Jackson 标准进行评定.本组病例优20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4.8%.结论 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要想取得优良的疗效,内外踝骨折必须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不同类型3D打印个体化截骨导板(patient-specific cutting guides,PSCG)辅助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 查阅近年国内外利用3D打印PSCG辅助OWHTO治疗的相关文献,对不同类型3D打印PSCG辅助OWHTO的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多位学者设计、运用了不同的3D打印PSCG,于术中辅助精准定位截骨部位(截骨线周围骨面、胫骨近端“H”点、内外踝固定器等)及确认矫正角度(预钻孔法、楔形填充块法、角度导引连杆法等),均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结论3D打印PSCG辅助OWHTO相较于常规OWHTO有明显优势,可减少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且更接近术前预期矫正角度等,但不同类型3D打印PCSG之间的手术效果仍需后续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应用内收肌切断、手法闭合复位、改良蛙式石膏固定方法治疗6~36个月婴幼儿发育性髋脱位的价值与适应证.[方法]随访1995年1月~2001年12月有完整资料的6~36个月DDH患儿193例282髋,根据开始治疗时间分为6~12个月、13~24个月和25~36个月3组,按照复位前髋臼指数和脱位程度进行分类,比较不同髋臼指数、脱位程度与治疗结果的关系.最后随访时间为5.5~11.5年,平均8年.[结果]根据1993年全国小儿髋关节会议通过的周永德发育性髋脱位疗效评价标准,本文239髋复位满意,优良率为84.8%,其中6~12个月组优良率为88.9%,13~24个月组和25~3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85.3%、80.4%,3个年龄段优良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所有病例AI均大于30°,其中30°~35°组和36°~40°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0.9%、87.6%,而>40°组的优良率为74.1%,前两组间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40°组比较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前Ⅰ度、Ⅱ度、Ⅲ度脱位的远期优良率分别为86.5%、84.9%、82.5%,3组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共10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复位前脱位程度均为Ⅲ度.[结论]内收肌切断、手法闭合复位、改良蛙式石膏固定方法对6~36个月DDH患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3岁以下开始治疗年龄对优良率的影响不大;复位前AI值小于40°优良率高;脱位程度对治疗优良率影响不大,但>2 cm的高度脱位是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基因突变及其产物在微卫星不稳定型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微卫星不稳定型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利用PCR、RT-PCR及蛋白印迹杂交方法,在11个大肠癌细胞株中检测微卫星稳定程度;9个蛋白质编码区域存在重复碱基序列的,与细胞生长、DNA 修复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中检测基因突变及其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 检测结果发现了7个大肠癌细胞株表现高度微卫星不稳定,1个大肠癌细胞株表现低度微卫星不稳定,3个大肠癌细胞株表现微卫星稳定.与微卫星稳定的细胞株相比,微卫星不稳定型大肠癌中基因突变率显著增高.ACVRⅡ、Bax、hMSH6、hRad50、RIZ和TGFβRⅡ等6个基因突变率超过50%;ACVRⅡ、ATR、Bax、MBD4、hMSH3、RIZ和TGFβRⅡ 7个基因表达突变型mRNA;而hMSH6和hRad50不表达突变型mRNA;同时hRad50的蛋白质表达与无突变的细胞株相比显著下降.结论 与细胞生长,DNA修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高度突变及其突变基因产物与微卫星不稳定型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相关,hRad50蛋白表达降低可能与微卫星不稳定型大肠癌的染色体不稳定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由于第1次手术后局部形成瘢痕及正常解剖结构遭到破坏,因此术中出血较多,术后较易出现软组织粘连、肌肉不平衡,影响髋关节功能,并易导致深静脉血栓(DVT),关节脱位等并发症,针对以上弊病,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物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