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锦宏  阮冰 《浙江医学》2000,22(1):17-18
目的 为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肝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酶耦联比色法检测119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结果 显示急性为、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脂肪肝患者血清胆汁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异常率为94.3%,高于其它肝功能指标异常率,且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提示血清总胆汁酸是一项较灵敏的肝功能指标,尤其是在肝功能常规指标改变不明显时,对各种肝病特别 硬  相似文献   
2.
朱锦宏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73-74,76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7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各36例.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应答率、YMDD变异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结果联合组的完全应答率达52.8%(1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1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ALT复常率为52.8%(19/36),而联合组治疗12个月后ALT复常率为83.3%(3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出现YMDD变异共7例,YMDD变异率为19.4%(7/36),而联合组出现YMDD变异共2例,YMDD变异率为5.6%(2/36),联合组的YMDD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联合组HBV—DNA转阴率为61.1%(2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HBeAg转阴率为50.0%(18/36),而对照组HBeAg转阴率为16.7%(6/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HBV—DNA及HBeAg转阴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4.
茂名市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茂名市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人工消化法对从茂名市农村收集的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进行处理,在解剖镜下对消化物中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进行观察和计数。结果共检查276只褐云玛瑙螺和432只福寿螺,其中褐云玛瑙螺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的阳性率为38.41%,平均感染度为36.65条/只;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的阳性率为20.14%,平均感染度为8.33条/只。结论广东省茂名市是广州管圆线虫的自然疫源地,目前以褐云玛瑙螺的感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IgG)及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3种检测方法在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4例丙型肝炎疑似患者和8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HCV-cAg和HCV-Ig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HCV-RNA。结果 84例丙型肝炎疑似患者中HCVIgG阳性率为84.5%,HCV-cAg阳性率为13.1%,HCV-RNA阳性率为52.4%;71例HCV-IgG阳性患者中HCV-RNA阴性35例,假阳性率为49.3%,11例HCV-cAg阳性患者中HCV-RNA阴性5例,假阳性率为45.5%;44例HCV-RNA阳性的丙型肝炎确诊患者中HCV-IgG假阴性率为18.2%,HCV-cAg假阴性率为86.4%;HCV-cAg和HCV-IgG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为13.6%,真阳性率为100.0%。结论 HCV-cAg和HCV-IgG在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中均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将二者联合检测或在必要时与HCV-RNA三者联合检测可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中学生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多态性及其乙型肝炎病毒C蛋白(HBc)特性变化,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变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HBV-C基因特异性引物对23份义乌地区大学生HBV携带者(血清学检测为大三阳患者)血清标本进行PCR扩增鉴定,并取21份PCR检测阳性产物直接测序;进一步用Vector NTI 8.0和DNA Star软件分析HBV-C基因多态性及HBc蛋白特性的变化.结果 23份标本中,HBV-C DNA阳性率91.30%;与标准基因序列(Gen Bank X01587)比较,HBV-C基因同源性为93.3%~95.1%;分别形成54种突变模式,其中一处由于核苷酸的改变,翻译的氨基酸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此处氨基酸序列的第130处脯氨酸(P)突变为苏氨酸(T),其余标本均为同义突变;但突变处编码蛋白在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性与标准株相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义乌市大学生HBV携带者HBV-C基因序列有一定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miRNA在不同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耐药患者治疗期间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发生耐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服用药物不同,分为核苷类似药治疗组和干扰素治疗组各25例,利用荧光定量技术系统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血清中miRNA表达变化.结果 miRNA中let-7a、let-7f、miR-122、miR-223及miR-26a在核苷类似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表达量分别为(22.12±2.12)、(22.34±3.17)、(22.92±3.14)、1(5.27±2.28)、(17.35±2.98) fmol/L,在干扰素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表达量分别为(21.31±2.05)、(21.23±2.12)、(21.72±2.18)、(13.87±2.17)、(16.28±1.87) fmol/L,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和停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miR-602含量随治疗延续逐渐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在干扰素治疗组耐药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低于在核苷类似药治疗组中的表达,但变化趋势一致,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iRNA在干扰素治疗组耐药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低于在核苷类似药治疗组中的表达,但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arge surface protein hepatitis B virus,LHBs)、HBV DNA及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 M),探讨LHBs在判定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2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LHBs及HBV M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HBV DNA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1)在22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LHBs、HBeAg与HBV 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4.66%、53.40%;(2)LHBs阳性率随HBV-DNA拷贝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HBV DNA阳性率为77.38%,LHBs阳性率为8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4.92,P﹤0.05);(3)96份HBeAg阳性血清中,HBV DNA 与LHBs 的阳性率分别为85.40%、94.70%;在125份HBeAg阴性血清中,HBV DNA与LHBs 的阳性率分别为71.20%、76.80%,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114,P>0.05;χ2 =2.78,P>0.05)。结论 血清LHBs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复制程度,其灵敏度高于HBeAg,是作为判定HBV复制情况的一个较好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对判定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21例HBV感染者血清LHBs及HBV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HBV DNA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1)在221例HBV感染者中,LHBs、HBeAg与HBV 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4.66%、53.40%;(2)LHBs阳性率随HBV DNA拷贝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HBV DNA阳性率为77.38%,LHBs阳性率为8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92,P<0.05);(3)96份HBeAg阳性血清中,HBV DNA 与LHBs 的阳性率分别为85.40%、94.70%;在125份HBeAg阴性血清中,HBV DNA与LHBs 的阳性率分别为71.20%、76.80%,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1,P>0.05;2=2.78,P>0.05).结论 血清LHBs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复制程度,其灵敏度高于HBeAg,是作为判定HBV复制情况的一个较好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朱锦宏  阮冰 《肝脏》2002,7(2):140-141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将影响疾病的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 92例。临床资料16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并发低钠血症 92例 (5 5 .4% ) ,其中男 73例 ,女 19例 ,年龄 2 8~ 76岁 (平均 41.2岁 )。全部病例均符合 2 0 0 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 ,Child Pugh改良分级法为B级(5 6例 )或C级 (3 6例 )。腹水出现时间为 1周至 4年。低钠血症判断标准 :血清钠 <13 5mmol/L[1] 。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