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比较深圳市创建学校无烟环境活动前后中学生吸烟认知、态度、行为水平变化情况,评估创建活动效果,为学校控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3个区5所中学为干预组开展创建学校无烟环境活动干预,随机选取5所中学为对照组不开展干预活动,对两组学校创建活动前后初一到高二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吸烟知识知晓、态度、行为水平.结果 干预组人群的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8.60%提高到干预后的85.21%(x2=44.89,P<0.01),态度正确率由干预前的73.86%提高到干预后的77.07% (x2=4.72,P=0.03);而行为形成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90.57%,9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6,P=0.21).对照组的知识知晓率、态度正确率、行为形成率干预前分别为76.50%,72.68%,83.82%,干预后分别为77.77%,73.48%,84.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无烟学校创建活动能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使中学生的烟草认知情况产生明显的改善,但对吸烟行为无明显影响.建议在全社会范围推广全面无烟政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全面无烟政策实施前和实施2年后深圳市重点场所的控烟情况,为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提供建议,并推进深圳市公共场所全面无烟立法。方法在重点场所全面无烟政策实施前后随机抽取深圳市8个行政区的医院、学校、政府机关单位、公共交通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共约130家公共场所进行现场观察,并对前后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体来看,控烟工作完成得最好的是学校、医院,其次是政府机关单位,公共交通场所完成得较差。干预后,学校的吸烟人数由15人下降至2人,含有1~10个烟头数的观测点由32个降低至4个;政府机关的吸烟人数由30人下降至13人,含有1~10个烟头数的观测点由49个降低至1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内有禁烟标识、禁烟宣传栏以及执行全面禁烟规定的各公共场所比例显著提高;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单位的禁烟标识在各分散观测点的覆盖率均提升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无烟政策的实施对深圳市公共场所禁烟和控烟工作产生了明显的干预效果,建议进一步推广全面无烟政策,加强督导巡查,并对各类场所控烟情况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3.
了解深圳市中学教师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控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法,对随机选取的深圳市10所中学的1 119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深圳市中学教师现在吸烟率为13.23%,其中男性为29.85%,女性为0.78%.25岁以下教师现在吸烟率为7.92%,26~ 35岁为9.42%,36~45岁为15.70%,46岁以上为24.28%,教师吸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x2=37.13,P<0.01);不同学历教师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67,P=0.15);教师职称越高吸烟率越高(x2=33.64,P<0.01),其中初级及以下教师现在吸烟率为8.28%,中级为12.63%,高级为22.76%.教师对烟草本质的认知比较有限,有77.39%的教师错误的认为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30.92%的教师认为过滤嘴可减低吸烟危害.但是大多数教师对控烟有良好的态度,81.05%认为教师应该是不吸烟的榜样,90.88%觉得很有必要开展学生吸烟危害和预防知识技巧的教育.结论 应将中年中高职称男教师作为教师控烟的重点对象,为教师提供烟草及控烟相关资料和培训.此外,学校应该创建无烟学校,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4.
探讨营养教育对儿童零食行为的干预效果,为改善儿童不良零食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11所小学二年级学生2 758名,于2015年4-7月开展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儿童经常食用的健康零食如水果类、面包蛋糕类、纯牛奶酸奶的比例上升(x2值分别为20.25,4.46,4.77,P值均<0.05),而非健康零食如果冻、饼干薯片类、油炸烧烤类以及碳酸饮料的食用比例明显下降(x2值分别为36.53,85.03,96.75,115.83,P值均<0.05).每天吃零食超过3次的不良零食行为有所改善(x2=5.44,P<0.05),健康零食行为如吃零食前洗手、吃零食后刷牙或漱口、每天喝奶类每天吃水果的比例有所上升(x2值分别为13.75,19.41,49.54,15.65,P值均<0.01).自购零食时考虑的合理因素如营养和卫生的比例明显上升,而不良的影响因素如好吃、赠送玩具/小礼物、包装以及电视广告的比例有所下降(x2值分别为53.58,91.70,14.18,20.91,13.12,4.26,P值均<0.05).结论 零食营养教育可有效改善儿童不良零食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全面无烟政策实施前和实施2年后深圳市5类重点公共场所人群的被动吸烟情况,为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提供建议,推进深圳市公共场所全面无烟的立法。方法在重点场所全面无烟政策实施前后,在医院、学校、政府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交通场所5类公共场所中采用分层随机多阶段抽样的方式选取其工作人员及来访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前后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基线共调查1 611人,干预后共调查1 705人。结果全面无烟政策实施后,调查前1周均无被动吸烟的工作人员数由60.40%上升至68.12%,而调查前1周均被动吸烟的人数由5.20%下降到3.14%;工作人员对其场所的禁烟规定的知晓率从53.72%上升至74.28%,来访者对其场所的禁烟规定的知晓率由39.01%上升至60.33%;工作人员在其场所的吸烟率由53.44%降至14.23%,来访者由24.68%降至9.90%;工作人员吸烟时被劝阻率由13.51%升至63.29%,来访者吸烟时被劝阻率由11.11%升至50.00%。结论全面无烟政策的实施使深圳市公共场所人群的被动吸烟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建议进一步推广全面无烟政策,加强督导巡查,并对各类场所控烟情况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