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共病的发生率持续增高。老年共病的发生,不仅增加了共病管理的复杂性,严重影响了共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导致国家初级卫生保健、专科医生服务、药物使用增加。同时,老年共病所致的急诊就诊、住院次数增加,也导致了医疗成本和资源利用率大幅增加,所以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健康问题。本文就国内外老年患者共病现状及其健康管理展开综述,旨在为国内老年共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铜陵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高危性行为和性病艾滋病感染现状,为制定MSM人群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根据。方法 通过同伴推动抽样(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RDS)和QQ网络招募以及定期开展的男男外展活动招募MSM人群,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高危行为状况,采其外周静脉血5 ml检测HIV抗体和梅毒抗体。结果 共计有101名MSM参与调查,平均年龄为(24.8±6.2)岁,以未婚、大专学历、在职为主;调查显示,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达95.0%;安全套使用等知识正确知晓率较高,有75.2%的被调查者6题全部回答正确。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4±2.8)岁,有71.3%的MSM人群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性伴为男性,最近6个月有88.1%的人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其中有64.0%的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36.0%的人有时使用安全套;采集的62份血样中,HIV感染率为6.5%,梅毒感染率为1.6%。结论 铜陵市MSM人群HIV感染率较高,同性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预防艾滋病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脏Kupffer细胞在果糖引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48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果糖组、三氯化钆(GdCl3)组和GdCl3+果糖组。对照组与GdCl3组小鼠均饮用自来水,GdCl3组同时给予GdCl3(10 mg/kg,ip)每周2次;果糖组与GdCl3+果糖组小鼠均饮用30%果糖水溶液,GdCl3+果糖组小鼠同时给予GdCl3(10 mg/kg,ip)每周2次。喂养10周后剖杀所有小鼠,取血清检测甘油三酯(TG)含量;取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用于病理学检查,制备冰冻切片用于油红O染色;其它肝脏组织用于RT-PCR、Westernblot和肝脏TG含量检测。结果果糖组小鼠血清和肝脏TG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组织HE和油红O染色显示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明显,而GdCl3干预明显降低果糖组小鼠肝脏TG含量,同时肝脏脂质沉积明显得到改善;果糖组小鼠肝脏核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明显激活,其靶基因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等TG合成相关酶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GdCl3干预明显抑制肝脏核蛋白SREBP-1c的激活及其靶基因上调。结论果糖引起肝脏组织SREBP-1c激活导致肝细胞TG合成增加。肝脏Kupffer细胞激活在果糖诱导的小鼠肝脏SREBP-1c激活和脂质沉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