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关注感染患者病原学的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680例,依患者来院的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340例,应用特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共340例,应用普通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分析及危险因素分析,数据采用SAS 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8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有5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8.68%,观察组医院感染率4.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4%;共检出病原菌91株,革兰阴性菌49株,革兰阳性菌40株,真菌2株;发生医院感染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伴发基础疾病、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等密切相关(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降低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感染的患者,要进行病原学分析及药敏检测,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监护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2例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经济状况及家属要求分为普通留观组(一级护理组、10例)和危重病监护组(62例),接受相应等级的监测和护理,比较不同级别的监护对于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脑出血微创术围术期发生并发症(如再出血、肺部感染、中枢性高热、高渗性昏迷、肺栓塞、下肢静脉栓塞及静脉炎等)普通留观组4/10例(死亡2/10例);危重病监护组9/62例(死亡4/62例)。结论除脑出血量、出血部位对患者的近期疗效有影响,微创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各项侵入性管道的无菌操作、及时处理高渗状态及高热、适时的胃肠内营养、早期肢体被动活动等是改善近期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的病人,排除医学禁忌,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干预和持续质量改进;采用美国危重病护理学会推荐的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调查从6个不同时间点(8:00、12:00、16:00、20:00、24:00及4:00),采用自制量角器测量ICU患者床头抬高角度,观察患者体位有无下滑。结果:经过半年的持续质量改进,ICU护士对床头抬高的依从性从干预前的32.2%提高到干预后的91.8%。结论:应用PDCA循环可更好地帮助ICU护士熟知相关知识,有效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导师制带教方法在ICU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012年的新护士分别对其进行传统方法带教和导师制带教,为期1年。结果:实行导师制带教的新护士在理论操作及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上等都高于传统带教;导师和新护士对导师制带教方法的认可度高。结论:实行导师制带教不仅能提高新毕业护士专科理论及实践水平,也能提高导师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10月~2017年5月来医院接受救治的215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215例ICU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计划性拔管组69例,计划性拔管组146例,研究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统计发现,非计划性拔管组患者和计划性拔管组患者之间的置管时间、APACHEⅡ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非计划性拔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置管时间、APACHEⅡ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的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置管时间长、APACHEⅡ评分过高、Ramsay镇静评分低于2分,是导致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为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提高呼吸机管路中冷凝水管理规范性的效果。 方法 自制呼吸机管路中冷凝水管理质控表,评估PDCA循环法应用前后呼吸机管路中冷凝水管理效果。 结果 通过2次PDCA循环管理后,呼吸机管路中冷凝水管理规范率从48.0%提高到了93.0%。 结论 应用PDCA循环法可以明显提高呼吸机管路中冷凝水管理的规范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练红  王密芳  曹拂晓 《护理学报》2010,17(18):31-32
总结15例热射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迅速降温,使用亚低温治疗仪在2 h内将核心体温迅速降至38℃以下,并尽快降至正常;加强各脏器功能障碍的观察及护理,严密观察有无头痛、呕吐、意识状态改变,预防脑疝的发生;加强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预防循环系统功能障碍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观察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腹部体征变化,防止热应激下肠道血管通透性增加,肠道内毒素和细菌进入血液所致并发症发生;加强患者心理支持。本组14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病情好转转普通病房;1例合并脑、肺脏、心脏、肝脏4个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8.
曹拂晓  张飞飞  林其昌  陈洁 《浙江医学》2023,45(2):197-198,208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冰刺激训练对气管插管拔管后吞咽障碍(PED)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及EICU住院的气管插管PED的患者60例,均接受干预训练,采用电刺激联合冰刺激干预30例(观察组),采用电刺激干预3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拔管后6 h内(基线)及干预后1周采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GUSS)量表进行吞咽功能评估,记录GUSS评分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拔管后6 h内的GU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GUS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GU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电刺激联合冰刺激训练可改善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效果优于单一的电刺激。  相似文献   
9.
曹拂晓  练红  王密芳  陈洁 《海峡药学》2010,22(8):159-160
目的探讨舒康博水凝胶敷贴在治疗药物外渗所致的Ⅱ级及以上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药物外渗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使用舒康博水凝胶敷贴)和对照组(50%硫酸镁湿敷)两组。观察炎症和肿胀消散情况。结果两组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康博水凝胶敷贴用于药物外渗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陈洁  章义利  曹拂晓 《海峡药学》2010,22(6):204-206
总结11例革兰氏阳性(G+)耐药菌所致肺部感染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护理。重点为在治疗过程中加强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不良反应的观察,重视对G+耐药菌所致感染的相关护理。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发现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耐药菌感染效果好,不良反应轻,但应避免滥用,同时重视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结果在11例患者中,10例患者临床总体疗效良好,1例因病情继续恶化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