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临床护生的教学质量。方法:选择在内科实习的护理学专业100名学生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名,通过Mini—CEX量表对护生进行临床护理操作技术测评。每名护生在4周实习期间接受至少2次测评。经Mini—CEX测评,护生在与陪同测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后,了解到自身的薄弱环节,并在以后的护理操作中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自学和练习;对照组50名,采用传统操作评分量表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使用Mini-CEX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护生整体的专业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评价,收到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长期心尖部起搏患者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疗效差。目的评价右室中位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右心室心尖部组(RVAP组)和右室中位间隔部组(RVSP组),经过长期随访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全因死亡率、新发心衰和新发房颤发生率。结果:经过46.9±9.6个月随访,RVSP组与RVAP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VAP组比较,RVSP组新发心衰和新发房颤显著下降(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RVAP新发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VSP患者长期预后较好,可作为RVAP的替代起搏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驳骨油纱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组50例外敷驳骨油纱并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减;对照组B组50例外敷驳骨油纱;对照组C组50例外敷凡士林纱布。疗程2周。检测各组治疗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和整体疗效。结果在浅表感染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上,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深部感染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上,A组与B组与C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整体疗效上,A组与B组相比,痊愈率、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驳骨油纱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感染创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驳骨油纱或凡士林纱布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4.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病程长,显效慢,有传染性.因此,患者的心理问题也显得较为突出.我科于2000年6月~2003年6月向收治的216例结核病患者施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学龄儿童要想保护视力,除了加强户外活动以及注重良好读写习惯的养成外,还要做到合理膳食,帮助机体抵抗各类病毒和细菌的侵扰. 要想视力好,八类营养素不可少 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维生素A、叶黄素和虾青素.富含的食物有深红、黄、绿色的蔬菜,柑橘类水果,蛋类,乳类,动物肝脏,虾,蟹,牡蛎,藻类.  相似文献   
6.
腹针疗法配合灸法治疗中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雅 《山西中医》2008,24(4):27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配合灸法治疗中风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脑血管病患者30例,采用腹针疗法(隔日1次)配合炙法(隔日1次),交替使用,2周为1疗程.结果:临床治愈3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相似文献   
7.
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斌  文雅 《山西中医》2009,25(8):29-30
目的:观察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影像资料找出相应治疗点或以敏感压痛点先按针刀常规方法治疗,然后用维生素B1、B12在相应治疗点或敏感压痛点封闭注射,7天治疗1次,疗程2~5次.结果:显效89例,占93.68%,有效4例,占4.21%,无效2例,占2.11%,总有效率为97.89%.结论: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见效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急救与护理的基本方法。方法:采用补充血容量、给氧、止血、纠正酸中毒、选用适当药物治疗等措施进行急救,在护理上注意体位、保暖、心理护理、做好病情观察和监测。结果及结论:对于失血性休克,如果急救方法与护理措施得当,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信行问卷对长沙市8所养老机构206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临终关怀知识(11.37±3.13)分,得分指标为56.85%,处于一般水平;态度总分(3.48±0.27)分,处于高等水平;行为总分(4.10±0.65)分,处于高等水平。性别、宗教信仰、个人月收入、课堂教学与教材对临终关怀知识有影响;年龄、性别、从亲戚朋友处学习及临终关怀知识对临终关怀态度有影响;户籍、个人月收入、专门培训、临终关怀知识及临终关怀态度对临终关怀行为有影响。结论养老机构应加强不同特征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知识学习,拓宽知识获取途径,规范临终关怀教育和再教育,提高收入,引导临终关怀知识学习的热情,进而端正态度、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健康指导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成功植入心脏起搏器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200例,在患者返院复诊时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术后随访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同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植入起搏器的老年患者术后随访的完全依从率为94.5%,其中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亲情支持和医疗支付方式是术后随访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合本病的特点,采取全面、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病特点和术后随访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建立亲情支持系统以及高效的医疗保障制度,对提高患者的术后随访依从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