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高脱位风险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尽管有大头、加长颈、限制髋、微创小切口、术后长时间佩戴髋关节支具等方法,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此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目的:对比研究第三代Serf仿生双动全髋置换与普通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脱位风险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100髋)具有高脱位风险的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行第三代Serf仿生双动全髋置换和普通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保护下自主初次下蹲时间、术后自主初次上下楼梯时间、术后自主初次穿脱袜子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与术后1年随访时的膝髋关节Harris评分、UCLA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Serf仿生双动全髋关节组在保护下自主初次下蹲时间、术后自主初次上下楼梯时间、术后自主初次穿脱袜子时间、术后1周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UCLA评分显著优于普通全髋关节组,术后脱位发生率及术后各种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均低于普通全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全髋关节相比,在有高脱风险患者中,第三代Serf仿生双动全髋置换具有术后脱位及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功能恢复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FNA-Ⅱ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FNA-Ⅱ治疗组84例,Gamma钉治疗组84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时间、术后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大腿疼痛发生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Gamma钉组相比,FNA-Ⅱ组手术时间[(47.8±11.3)min]和术中X线暴露时间[(2.1±0.89)min]短,术中失血量[(59±14.7)ml]、住院天数[(6.1±1.2)d]和大腿疼痛发生率(2.4%)少(P〈0.05)。结论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具有微创,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江门市脾肾阳虚型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脾肾阳虚型高血压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其相应的临床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18例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采集,对符合"肝阳上亢"型及"脾肾阳虚"型两个证型特征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相比较,进一步检测其血液流变学、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靶器官损伤、性激素及β2-微球蛋白、胰岛素抵抗、动态血压等指标.结果:在2018例高血压患者中"脾肾阳虚"型共有142例,占7.0%.与正常人组比较,EH"脾肾阳虚"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值、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肾素(PRA)、血浆心钠素(ANP)均小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室舒张功能中A(m/s),A/E,Ai/Ei显著升高(P<0.05),E(m/s)和Ei(m)显著降低(P<0.01)或(P<0.05);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以及夜间平均收缩压(nmabp)则显著升高(P<0.05);血浆E2及E2/T显著升高(P<0.05),而血浆T却降低(P<0.05).结论:存在EH"脾肾阳虚"型高血压患者,其大约占高血压患者各型总数的7%,与正常人相比,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驳骨油纱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A组50例外敷驳骨油纱并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减;对照组B组50例外敷驳骨油纱;对照组C组50例外敷凡士林纱布。疗程2周。检测各组治疗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和整体疗效。结果在浅表感染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上,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深部感染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上,A组与B组与C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整体疗效上,A组与B组相比,痊愈率、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驳骨油纱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感染创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驳骨油纱或凡士林纱布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拟行PFNA内固定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CNP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程度、手术及住院期间各项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焦虑程度、医护总体满意率,住院天数、候手术天数、住院费用,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实施CNP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27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治疗失败后共计16例患者,依据失败后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统计其治疗结果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经10个月至3年的随访并摄X线片复查,结果均未发生各种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患者在初次手术前,PFNA内固定判定失败后,再次治疗后半年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47,P=0.000).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的类型多样,在其失败后的治疗策略上应根据其具体的失败类型,是否影响PFNA固定效果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愈合的进程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72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后按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35~95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20 ~200 ml,平均85 ml.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5.6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4.5周,患髋关节活动功能良好.结论 应用PFNa操作简单,适合微创操作,刨伤少,内固定可靠,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是不稳定性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4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性别、肥胖、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术中骨折复位、股骨头钉尖顶距(TAD)患者的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情况,并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43例患者获10个月至3年的随访并摄X线片复查.共有13例PFNA内固定失败.肥胖、不稳定性骨折、TAD≥25 mm及术中骨折复位欠佳患者的内固定失败率[分别为8.5%(12/141)、7.8%(12/153)、18.5%(5/27)、26.1%(6/23)]与不肥胖、稳定性骨折、TAD <25 mm及术中骨折复位良好患者[分别为1.0%(1/102)、1.1%(1/90)、3.7%(8/216)、3.2%(7/2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肥胖、不稳定性骨折、TAD≥25 mm以及术中骨折复位欠佳是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选择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应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诸多学者认识到后纵韧带在防止腰椎间盘从后正中部突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椎问盘突出形成的病理机制以及手法治疗的机制也有着重要意义[1-3].但是除了一些形态学和功能学上的研究外,后纵韧带对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响知之甚少[1].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现对其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探讨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