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2—201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12—2019年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2012—2019年共报告1 714例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5例/10万,无明显季节性分布,男性发病率(3.14/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2.07/10万),1~6岁儿童居多(55.43%),以散居儿童(45.22%)和集体单位儿童(托幼机构、学校)(42.47%)为主;脊灰疫苗免疫史≥3剂次的病例占91.72%;AFP病例肠道病毒分离率为8.38%;27.48%的病例为短暂性肢体麻痹;16.45%的病例残留麻痹。结论 贵州省仍需保持AFP病例监测的高敏感性和及时性,保持常住儿童脊灰疫苗高覆盖率,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筑牢免疫屏障。随访时加强健康教育,促进病例肌力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保护成年后劳动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3.
导致公立二级医院机制性经营亏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医保总额控制、运行戍本增加、政府投入不足等政策性因素。解决公立二级医院机制性经营亏损问题的关键,是尽快建立健全体现公益性质,激励约束相容,确保投入绩效的财政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920lO年麻疹流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省2009—201O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201O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22/l0万,较2009年的0.65/lO万下降66.15%,为历史最低水平。发病呈高度散发,病例仍以小年龄儿童为主,以l~7岁病例最多。2009年和2010年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分别占两年病例的77.55%、75.8l%。结论贵州省2008年麻疹疫苗后续强化免疫效果显著。应继续加强常规免疫,提高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开展查漏补种,提高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贵州省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在学校/托幼机构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控制中的作用,为评价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实施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贵州省2004-2009年查验接种证工作统计报表、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相关数据,对中小学和托幼机构接种证查验率、查验疫苗接种情况及其与小学/托幼机构麻疹及其他常见传染病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贵州省小学和托幼机构的接种证入学查验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保持在95%的较高水平;入学入托补种以后被查验疫苗全程接种率较入学入托前均明显升高;麻疹/百白破类疫苗补种完成率与该年龄段麻疹/百日咳发病率、学校/托幼机构麻疹暴发占全人群暴发比例均呈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3~6岁乙肝疫苗补种完成率与乙肝发病率相关无统计学意义,7~12岁乙肝疫苗补种完成率与乙肝发病率呈现正相关。结论规范开展查验接种证工作,保证被查验疫苗的全程接种率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能有效控制学校/托幼机构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发病和暴发;有必要将乙肝疫苗纳入免费补种范围,同时逐步增加入学/入托查验疫苗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网络建立和运转情况。方法对2003~2009年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网络建立后的各项运转指标进行评价,对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各项实验室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麻疹实验室网络于2003年10月正式建立,含1个省级和9个市(州、地区,下同)级麻疹血清学实验室,形成了贵州省麻疹疑似病例的实验室快速反应诊断系统。2003年起省级麻疹实验室和9个市级麻疹实验室可常规开展麻疹的血清学检测,2003~2009年贵州省麻疹网络实验室共检测7499份血清标本,麻疹IgM抗体阳性39.4%,风疹IgM抗体阳性21.0%,麻疹疑似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率从2003年的1.9%逐年上升到2009年的87.9%。2004起省麻疹实验室开展了麻疹病毒学监测工作,2004~2009年从71例114份麻疹疑似病例咽拭子和(或)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到麻疹阳性分离物26例38株,经鉴定18例(株)为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2001年起接受国家麻疹实验室及WHO对省级麻疹实验室的职能考核、血清再证实与现场认证,成绩为满分或优秀;2004年起省级麻疹实验室每年组织对市级麻疹实验室进行职能考核和标本抽样复核等质量控制工作,各项质控指标均逐年提高并达到较高水平。结论贵州省已建立了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麻疹/风疹快速鉴别诊断和病原学监测实验室网络,并且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贵州省2003-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贵州省2003-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2003-2010年麻疹发病率从27.49/10万下降到0.22/10万。3~4年出现一个发病高峰的趋势未改变,麻疹发病仍集中在3~7月。初始强化免疫后,各市(州、地)发病率高低受暴发疫情影响较大;2004、2008年两次实施麻疹强化后,次年麻疹暴发发病例数均显著减少,2004年和2005年暴发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0,P<0.001),2008年和2009年暴发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9,P<0.001)。贵州省麻疹发病人群仍以0~6岁低年龄儿童发病为主,该年龄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7.5%,其中流动儿童发病较高,占27.4%;麻疹病例中无麻苗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病例占较高比例,达58.6%。结论通过实施强化免疫能迅速将麻疹发病率降到一个较低水平,但常规免疫基础薄弱,麻苗常规接种率不高,局部地区麻疹暴发是造成疫情回升的主要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才能最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产科护理的管理过程中,使用互动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的80名产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互动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比较实施前后产科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实施互动管理模式以后,其护士满意度、产妇满意度、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制度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的管理过程中,使用互动管理模式有着极佳的管理效果,不仅可以提升护士及产妇的满意度,还可以改善基本的护理管理方式,从而优化产科整体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上海市某区二级医院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针对二级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医疗服务状况、医教与学科发展状况及经济运行状况,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贵州省目标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评价接种率数据质量.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贵州省8月龄~6岁未患过麻疹的健康常住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麻疹疫苗(MV)免疫史并采集血清检测麻疹抗体水平,评价其与接种率的关系.结果 541名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89.5%,保护性抗体率74.1%.男女性别、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之间保护性抗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测抗体阳性率低于根据报告接种率估算抗体阳性率(P<0.001).结论 贵州省抽样调查麻疹抗体阳性率低于WHO消除麻疹策略中要求的群体免疫力>95%的指标,报告接种率等数据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麻疹常规免疫数据报告质量;血清调查麻疹抗体水平可以较为客观的评价麻疹常规免疫工作质量,可考虑将其纳入常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