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2.
目的了解2010—2016年广西15~24岁新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人群中的传播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6年广西新发现年龄在15~24岁HIV/AIDS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2010—2016年广西新发现HIV/AIDS病例76 502例,其中15~24岁4 407例,占5.76%。2010—2016年,新发现报告15~24岁病例数逐年下降,但新发现报告15-24岁学生病例数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175.185,P<0.001)。15~24岁病例中,男性占54.23%,女性占45.77%;职业以农民为主(39.75%),其次为家政、家务及待业(24.57%)和学生(9.96%);未婚占67.69%,初中文化占52.92%;样本来源以检测咨询(32.95%)和其他就诊者检测(17.54%)为主;传播途径以异性为主(75.88%),同性性传播占的比例逐年增高;报告同性性传播的15~24岁病例中,学生所占比例(62.64%)明显高于非学生(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861,p<0.001)。结论2010—2016年以来广西新发现15~24岁HIV/AIDS病例数逐年下降,但学生病例数逐年上升;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同性性传播已成为HIV主要感染途径,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HIV对该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