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星  徐红星 《苏州医学》2007,30(2):97-98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无细胞壁的微生物。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在培养基上培养出的最小微生物。由MP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病变,以儿童和青年人居多。临床表现以刺激性咳嗽为突出症状,肺部多无实变体征,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高,故易与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症状相混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EUROPattern全自动免疫荧光核型和滴度判读系统对抗核抗体荧光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血清标本202例,其中包括确诊的177例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标本及2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应用Sprinter XL全自动间接免疫荧光仪检测抗核抗体,分别采用EUROPattern Suit全自动判读系统以及传统目视判读方法对两组血清标本抗核抗体的核型及滴度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并进行评价。结果: ① 全自动判读系统和目视判读方法在202例血清标本中阳性率分别为85.6%和86.1%,两种判读方法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886);比较两种方法的性能验证指标,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其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② 全自动判读系统和目视判读方法显示荧光核型同时阳性169例,同时阴性24例,总体符合率为95.5%,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16。③ 全自动判读系统与目视判读方法的荧光核型分布显示,其总体一致率为85.1%;不同荧光模式一致率由高到低为核点型(100%)、着丝点型 (93.8%)、均质型(91.7%)、核仁型 (88.5%)、胞质型 (84.6%)、颗粒型和混合型 (均80.0%)。④ 除混合型外,两种方法滴度判读均有较高的符合率(81.8%~100.0%)。结论: 与传统目视判读结果比较,全自动荧光判读系统对抗核抗体核型和滴度判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可以较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离开医疗机构后,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有鉴于此,我们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社区家庭康复教育活动,旨在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黄旭  徐红星 《河南中医》2002,22(6):48-48
自 1999~ 2 0 0 0年 ,作者采用中医研究院骨科研究所孟文春老师的“肩周炎六法” ,对 5 0例肩周炎患者予以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5 0例 ,男 14例 ,女 36例 ;年龄最小为 4 4岁 ,最大为 70岁 ,平均 5 3岁 ;病程为 2~ 18月。均为单侧 ,左侧 4 0例 ,右侧 10例 ;有外伤史 2 3例 ,伴颈椎病 3例 ,有明显感受风寒者 35例 ,不能说明原因者 3例 ;按肩关节活动功能分级 :0级 3例 ,1级 4 2例 ,2级 3例 ,3级 2例。2 治疗方法采用孟文春老师的“肩周炎六法” ,以左侧为例 ,具体方法如下 :①旋肘法 :患者呈仰卧位 ,术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凋亡调节蛋白sFas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对疾病活动性及治疗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LE患者和正常人血清sFas和sICAM-1的水平,分析sFas和sICAM-1的含量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和免疫指标(ANA、dsDNA等)的相关性,研究用sFas和sICAM-1指标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并进行了SLE病例的前瞻性和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结果:SLE患者血清sFas和sICAM-1平均水平分别为4.18μg/L和464.5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27μg/L和190.4μg/L.SLE患者血清sFas和sICAM-1水平活动期均高于非活动期(P<0.001),ANA高滴度组高于ANA低滴度组,dsDNA抗体阳性组高于dsDNA抗体阴性组,肾损害组高于非肾损害组;且SLE患者血清sFas和sICAM-1水平与SLE患者SLEDAI呈正相关(r=0.688和r=0.728).以非活动性SLE组的-x±s作为评判临界值,同时定量检测sFas(>4.45 μg/L)、sICAM-1(>438.6μg/L)对SLE活动性的预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结论:sFas和sICAM-1与SLE发病有关,可反映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同时定量检测可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病情活动和转归.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突出特点是患者血清中出现具有免疫活性的多种不同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而致病。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已经开展了对抗核抗体(ANA)核型和ANA谱的检测。ANA核型主要用于筛查,而ANA谱对SLE的诊断和鉴别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ANA谱与ANA核型检测结果的对照分析,探讨ANA谱不同项目阳性时与ANA核型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生物薄片免疫荧光技术(BIOCHIP-IFA)检测抗核抗体(A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生物薄片IFA技术,使用2种抗原基质(猴肝/Hep-2细胞)检测7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ANA,并与纯化多种核抗原包被ELISA、常规以鼠肝为抗原基质的IFA法进行比较.结果生物薄片IFA的阳性率为93.2%,ELISA阳性率为95.9%,常规以鼠肝为抗原基质的IFA阳性率为81.9%.生物薄片IFA阳性率与ELIS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鼠肝为抗原基质的IF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物薄片IFA检测ANA具有标准化、直观、灵敏、快速的特点,对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验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门诊男性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感染状况、基因型分布,以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流式荧光杂交技术对1 432例门诊男性患者进行HR-HPV分型检测。结果 HR-HPV总感染率为25.63%,单一感染、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分别占72.20%、21.25%和0.65%,不同年龄段人群HR-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2,P=0.861)。位于前5位的HR-HPV亚型分别为HPV-16、HPV-52、HPV-58、HPV-18及HPV-59,HPV-16、HPV-52、HPV-58感染最常见于20岁、60岁及20岁人群,与HR-HPV相关的前3位疾病为病毒疣、尿道炎及龟头炎。结论 HPV-16是本地区男性患者最常见的HR-HPV感染型别,其次是HPV-52、HPV-58,HR-HPV感染具有一定年龄特异性,与男性病毒疣、尿道炎及龟头炎等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