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远东  周明  徐岗 《广东医学》2006,27(2):204-20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全身热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48例Ⅰ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全身热疗联合常规术后辅助治疗,而对照组仅用常规术后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2年复发率为12.5%,治疗前后血清VECF浓度下降及免疫指标增强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2年复发率为41.7%,治疗前后血清VFGF浓度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免疫指标降低差畀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全身热疗安全可行,能够增强免疫功能并减少2年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徐岗 《工企医刊》2014,27(5):989-990
目的 总结开放性手外伤的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3例开放性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治疗,有54例患者经系统治疗后伤口实现Ⅰ期愈合,6例创口出现局部皮肤坏死,3例患者在手术后48 h内出现创面感染,经针对性地减张、抗感染治疗后伤口基本愈合.术后随访功能恢复良好,优良50例,占81.0%.结论 开放性手外伤手部功能的恢复,早期彻底清创是基础,尽早完成骨骼的解剖复位神经、血管、肌腱及皮肤的修复是关键.因此,在手外伤的临床治疗上要注意抓住抢救时机,积极施治,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诺维本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以诺维本(NVB)25mg/m2,第1、8天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快速静滴。顺铂80mg/m2静滴,第1天;B组32例,以吉西他滨(GEM)1200mg/m2静滴,第1、8天,DDP用法同A组。两方案均每3周重复,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6.8%(15/32)和53.1%(17/32);B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高于A组,但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及过敏明显低于A组。结论:A,B两组疗效、MST和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TTP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埃兹蛋白(Ezrin)、淋巴管生长因子-C(VEGF-C)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9份ESCC组织及其周围正常食管组织中Ezrin、VEGF-C的表达.结果 Ezrin在ESCC及其周围正常食管组织中表达率为85.7%(42/49)和26.5%(13/49),VEGF-C在ESCC及其周围正常食管组织中表达率为59.2%(29/49)和12.2%(6/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zrin、VEGF-C的表达程度与ESCC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ESCC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 Ezrin与VEGF-C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判断ESCC转移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食管癌手术患者资料,对术后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过60岁、FEV1/FVC<70%、术中失血超过600ml、术前半量放疗是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结论对于高龄、术前放疗及术前肺功能下降的患者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术式,术后常规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颌面部间隙感染者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其发病因素。方法探讨57例病例的感染来源、治疗及其并发症。结果感染源以牙源性居首位,共37例(64.91%),其次为腺源性感染13例(22.80%),外伤性及其他7例(12.28%)。结论颌面部感染以混合性感染为主,要做到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14例(136个伤椎),其中56例(67个伤椎)行PVP术为对照组,58例(69个伤椎)行PKP术为观察组,术后均予以钙尔奇D、骨化三醇胶丸及唑来膦酸静脉滴注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观察组单椎体手术时长38.4±9.4 min/椎,骨水泥注入量6.1±2.2 mL/椎,高于对照组的30.2±6.9 min/椎和4.4±2.3 mL/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半年VAS疼痛评分对照组分别为6.85±1.21分、2.25±1.64分和2.14±1.27分,观察组分别为7.03±1.19分、1.12±0.67分和0.83±0.56分,两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半年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对照组分别为10.5±5.1 mm和18.1±...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参草扶正抗癌冲剂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行化疗,初治患者采用紫杉醇+顺铂,复治患者采用单药多西紫杉醇治疗,21 d为1个周期,实验组化疗同时辨证施治服用参草扶正抗癌冲剂。完成2周期化疗后3周做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有效率48%,对照组有效率36%,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对照组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Ⅲ~Ⅳ度抑制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均<0.05);2组生活质量提高+稳定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草扶正抗癌冲剂辅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可以增强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参草扶正抗癌冲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行化疗,初治患者采用紫杉醇+顺铂,复治患者采用单药多西紫杉醇治疗,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2个周期。实验组化疗同时辨证服用参草扶正抗癌冲剂。比较2组患化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细胞免疫指标显著降低(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细胞免疫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化疗后免疫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化疗联合参草扶正抗癌冲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使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多两他赛并同期放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6例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同步放、化疗,观察组化疗方案为奈达铂+多西他赛,对照组化疗方案为DDP+5Fu.观察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1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疗效为60.71%,优于对照组32.14%(P=0.032);1年生存率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0.71%、46.63%(P=0.284);对照组恶心、呕吐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观察组高(P<0.05),而观察组骨髓抑制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并同期放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与DDP+5Fu并同期放疗相比,能显著改善近期疗效,有望提高1年生存率,毒副反应较少且可控,治疗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