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 对江苏省江阴和张家港市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点、企业和集贸市场等地抽取的1 097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097名流动人口的心理异常发生率为18.O%;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低于3省区正常人群(P<0.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正常人群(P<0.01);典型外向和典型内向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外向组流动人口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内向组流动人口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高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高神经质和典型高精神质流动人口9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1);典型低神经质组除恐怖因子外,其他8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1);典型低精神质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和偏执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5);流动人口心理正常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心理异常者(P<0.01);高社会支持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低于3省区常模(P<0.01),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5);低社会支持组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8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1).结论 流动人口的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研究显示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明显低于全国常模[1-2],而个体缺少社会支持会增加抑郁和心理疾患的危险[3].本文探讨流动人口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随机抽取的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评估.[结果]①EPQ结果显示:女性流动人口在E、N、L量表与全国常模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1~0.001);男性流动人口在P、E、N、L量表与全国常模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不同性别流动人口在P、N、L分量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②EPQ中N量表、P量表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E量表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负相关.③回归分析表明:性别,神经质,年龄,有无小孩,婚姻状况为已婚,内外向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 [结论]流动人口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