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报告颅咽管瘤30例,全部经手术切除。CT证实全切除率70%,1例死亡。重点讨论了颅咽管瘤的各种手术入路选择以及术后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聚合牛血红蛋白液是一种基于牛血红蛋白的血液代用品。研究表明,其对失血性休克有显著治疗作用,对心血管和肾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犬心脏骤停模型中证实,复苏时予30ml/kg聚合牛血红蛋白液可显著提高动物存活率。对临床严重贫血病人进行的Ⅰ/Ⅱ期临床实验表明,聚合牛血红蛋白液可安全有效地减轻患者症状。在心脏外科手术病人用聚合牛血红蛋白液,34%病人可以明显减少红细胞输入。但美国最近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聚合牛血红蛋白液显著提高创伤病人28d时的死亡率和MODS发病率。聚合牛血红蛋白液的副反应包括肺动脉压和外周阻力增高,过敏反应等。因此,在应用临床之前,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急性脑梗死组),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0例(健康对照组)。平行检测两组血清Lp-PLA2、hs-CRP及D-Dimer含量,比较不同组及不同程度脑梗患者上述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急性梗死组血清Lp-PLA2、hs-CRP及D-Dimer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各指标水平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23,0.599,0.283,P均<0.01)。重度梗死组血清Lp-PLA2、hs-CRP及D-Dimer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梗死组(P<0.05)。血清Lp-PLA2、hs-CRP及D-Dimer含量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高度正相关(r分别为0.721,0.623,0.718,P均<0.01)。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hs-CRP及D-Dimer水平,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63岁.因突发眩晕、头痛24h,神志不清3h入院.查体:血压203/103 mm Hg,GCS为5分,无眼球震颤,双侧瞳孔直径约2mm,光反射迟钝,颈抵抗,四肢肌力检查不能配合、肌张力稍低,颅脑CT示小脑梗死及脑积水(图1a).全麻下行脑室外引流及枕下正中入路,左侧梗死小脑大部分切除,后颅窝减压术,术后返NICU监护,第1天患者恢复良好,神志清楚,眩晕症状改善.术后第2天突然出现血压波动,高达200/120 mm Hg,意识进行性变差,随即心跳呼吸骤停,双侧瞳孔散大,直径约6mm,光反射消失,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枕下伤口剪开缝线,迅速开放至枕骨大孔处,引流血肿约5ml.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静推,电击除颤,48min后心肺复苏成功,全麻下再次行枕下正中入路,清除血肿约1ml,镜下彻底止血后,留置引流管,送ICU监护.术后第1天复查CT示血肿清除,后颅窝充分减压(图1b).术后第2天清醒,GCS 10分.出院时ADL评级Ⅱ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深圳市致死性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深圳市交通管理局提供的2002年12月21日至2004年12月20日致死性交通事故的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年共发生致死性交通事故2 049起,死亡2 279人,男女性别比为2.36∶1,伤1 065人。致死性交通事故高发年龄段为21~40岁,占59.2%;流动人口占35.8%;工人占20.7%,不在业占11.7%。致死性交通事故的事故原因以机动车驾驶员因素为主,占致死性交通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64.0%、62.2%;其次为行人乘车人因素分别占17.3%、15.6%。致死性交通事故的机动车驾驶员责任中不按规定让行占致死性交通事故总数和死亡总数的23.4%、22.2%;各种违章行为分别占19.0%、19.0%;行人因素中违章穿行车行道分别占15.7%、14.2%。身体部位损伤统计,有效统计1 160人,头部、多部位分别占49.3%、44.4%。天气状况以晴天最多。日时间段以6-7时及19-24时为高发时段,周时间段以星期日为高发日。地段以平直路为主。结论深圳市致死性交通事故危害性大,主要伤害青壮年流动人口,机动车驾驶员责任是致死性交通事故的主要事故原因,行人违章穿行车道是危险行为。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等,是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5年7月-2005年7月,在脾外伤患者中有选择的采用保脾治疗38例,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颅咽管瘤30例,全部经手术切除,CT证实全切除率70%,1例死亡,重点讨论了颅咽管瘤的各种手术入路选择以及术后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致死性交通事故的交通方式分布情况。方法:对深圳市2002~2004年致死性交通事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重点整理和分析死亡人员的交通方式分布情况。结果两年共发生2049起致死性交通事故造成2279人死亡,男性1578人,女性669人,年龄1岁~75岁,平均年龄29.2岁;死亡人员的交通方式的前三位为步行、摩托车、自行车;致死性交通事故的交通方式中步行事故第一,死亡895人;其次为肇事车司机死亡677人,主要是摩托车驾驶员死亡458人,客车司机死亡92人,货车司机死亡89人乘车,再次为乘客,死亡358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以自行车为主,死亡309人;弱势群体是交通伤害的主要受害者。结论深圳市创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应加以重视和干预,减少创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微波作业人员88名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波技术在通讯、雷达、导航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的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探讨微波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我们对西安市某厂88名雷达调试作业人员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破裂与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01—2017-01间收治的35例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破裂组,选择同期收治的35例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未破裂组。2组均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比较2组疗效、致残率与病死率、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未破裂组预后良好率高于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致残率、病死率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破裂宽颈动脉瘤,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