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材料完整的4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结果:4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中,右侧3例,左侧1例。肿瘤直径4~8.9cm,平均6.5cm。肿瘤大部分呈卵圆形,边界清晰,无周围组织和血管侵犯,平扫密度低于肌肉,内可见小点状钙化,增强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有一定特征性CT表现,但确诊应根据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螺旋CT表现,提高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螺旋CT表现.7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及最大密度投影图像后处理重建.结果:7例增强均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直接征象为肠系膜上动脉管腔充盈缺损.螺旋CT平扫5例出现肠系膜上动脉密度增高,4例肠系膜上静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管径比例<1,4例肠系膜上动脉壁斑片状钙化,2例肠腔淤积扩张,2例薄纸样肠壁及腹腔积液等征象.7例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内不同程度充盈缺损、管腔狭窄.结论:螺旋CT检查对于早期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对于不明原因所致腹痛及临床怀疑肠系膜缺血的患者均应及时行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3.
4.
头昏一年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一天浙江省仙居县人民医院(317300)徐荣贵张有芳徐特琦张伟飞病历介绍患者女,64岁。因头昏1年,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天于1997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感觉头昏,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到本院门诊检查,诊断为原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膝关节树枝状脂肪瘤(LA)的典型MRI表现以及伴随病变,并探讨其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LA患者的膝关节(n=15) MRI图像,其中2个膝关节为病理证实,其余13个膝关节有典型MRI表现诊断.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其中1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全部病例均累及髌上囊,其中3例同时蔓延至关节周围滑膜,MR表现为滑膜呈“树叶”状、“树枝”状、“绒毛”状增厚,T1WI序列上为高信号、T2 WI序列上为稍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上呈低信号,1例增强后滑膜呈明显强化.其中局灶结节型6.7% (1/15),弥漫型53.3% (8/15),混合型40.0% (6/15).15个受累膝关节均伴关节积液;其中93.3%(14/15)伴骨性关节炎改变;40.0% (6/15)伴半月板损伤;26.7% (4/15)伴滑膜囊肿;20.0%(3/15)伴关节旁滑膜增厚;6.7% (1/15)伴滑膜骨软骨瘤病.结论 膝关节LA在MRI上有特征性的形态信号改变,LA是引起骨性关节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术前检查方式、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在关节镜下高强缝合线加胫骨空心钉捆扎固定髁间嵴骨折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12.1岁。按照Zaricznyj标准分型,Ⅱ型13例,Ⅲ型12例,Ⅳ型1例。26例均为运动伤。结果 26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0.2个月。骨折复位良好,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发现影响骨骺发育现象,术后关节活动范围正常。结论针对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治疗,不能单纯通过X线片及CT了解骨折分型,需结合X线片、CT、MRI,以及临床查体,最终决定其治疗方式。针对Ⅰ型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针对Ⅱ型及Ⅲ型骨折,由于其骨骺生长发育特点,采用关节镜高强线捆绑微创治疗,减少对骨骺损伤,并能达到骨折复位牢固固定的目的,是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结节性硬化是较少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 ,可累及全身器官 ,包括皮肤、脑和内脏的错构瘤样发育异常。收集我院1992年 6月~ 2 0 0 0年 7月经颅脑CT检查的结节性硬化症 10例 ,探讨CT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本组 10例中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1~ 45岁 ,其中 15岁以下 7例。临床表现 :面部皮损 10例 ,表现为皮脂腺瘤、色素沉着斑及散在质硬的小丘疹 ,分布于双颊、鼻梁及前额。癫痫 5例 ,智力低下 3例。1.2 方法采用SomatomAR starCT机 ,层厚、层距 10mm ,以听眦线为基线作颅脑横断面扫描 ,全部病例均作平扫 ,…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PSH患者的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10例PSH中,位于右肺6例、位于左肺4例,全部为单发结节灶。CT平扫病变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光滑锐利6个,边界不光滑4个;密度均匀8个,不均匀2个。其中空气新月征2例,瘤周磨玻璃样影3例,贴边血管征3例,邻近的右肺动脉扩张增粗1例。增强扫描病灶均匀强化7例,不均匀强化3例。结论境界清晰、密度均匀、明显强化为PSH的主要表现,综合分析其他征象有益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肾上腺淋巴瘤的C T表现,以熟悉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肾上腺淋巴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30~80岁,中位年龄65岁。所有病例均行C T 平扫、增强扫描,观察病变的C T表现并与临床和病理对照。结果20例肾上腺淋巴瘤病例中,双侧的18例,单侧的2例;病灶呈椭圆形25个,三角形的12个,肾上腺漫增厚的1个。肿瘤直径4.1~10.7cm ,平均6.3cm。动态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强化,其中均匀强化30个病灶,不均均强化8个病灶。结论肾上腺淋巴瘤有特征性的C T表现,C T检查有助于与肾上腺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