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2013年乌鲁木齐地区部分医疗机构CT机工作场所周围剂量水平,并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乌鲁木齐地区31台CT机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对CT机工作场所进行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 31台CT机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合格率为96.77%,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值为(0.19±0.17) μGy/h.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为93.55%,CTDIW的离散性最大,其后依次为重建层厚偏差、CT值(水)、均匀性、高对比分辨力、低对比可探测能力、定位光精度、噪声.结论 所监测的31台CT机质量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影像质量符合临床诊断需求,CT机工作场所的屏蔽效果满足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2.
廖秀峰  何华  宋芳 《医学动物防制》2011,(11):1019-1020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牙科拍片机工作场所及个人防护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25家口腔诊所的牙科拍片机工作场所进行防护效果监测及个人防护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68.00%的测量点符合辐射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原则,44.00%的口腔诊所有牙科拍片机单独机房;20.00%的口腔诊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口腔诊所放射防护的监督管理,督促其提高辐射防护意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的辐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2008-2009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现状的分析,为建立一套适合乌鲁木齐市的慢性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糖尿病社区防治方案》的要求及标准,对2008-2009年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季报表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与2008年相比,2009年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率分别提高了2.86%和11.19%,管理率分别提高了3.28%和6.68%,但规范管理率却分别下降了3.05%和11.3%。经过对慢性病病人一年的管理,血压控制率为1.24%,血糖控制率为1.56%。结论与2008年相比,2009年虽然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覆盖面有所扩大,但却存在着偏重数量而忽略了管理质量、慢性病患者控制率低下的问题。乌鲁木齐市的慢性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亟待建立起一套适合市慢性病患者监测管理的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新疆某60×104 t/a电石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及其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检测和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 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34种,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7种.涉及49个岗位,17个工种,企业现场检测,其中共检测粉尘点位76个,合格44个,合格率58%;检测化学毒物93个点位,合格84个,检测合格率为90.3%;噪声检测涉及41个点位,合格35个,合格率为85.4%;高温检测涉及30个点位,合格点位28个,合格率为93.3%.电离辐射、工频电场强度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 新疆某60×104 t/a电石厂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以煤尘、电石粉尘、氯气、氧化钙、噪声、一氧化碳为主.企业要把超标作业点及其劳动者作为重点监视和管理对象;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加强职工个人防护,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重点区(县)包虫病流行程度,为包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采用B超腹部扫查调查居民包虫病患病率,使用酶联免疫法调查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采用ELISA法检测犬粪抗原阳性率,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居民包虫病平均患病率为0.07%,儿童包虫病感染率为0.72%、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率为0.45%.结论 乌鲁木齐市是包虫病重度流行地区,包虫病防治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儿童麻疹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2009-2016年儿童麻疹疫情特点。 结果 2009-2016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儿童麻疹病例1 104例,儿童年平均发病率为19.96/105。男女性别比为1.35∶1,以天山区麻疹病例数居首位。麻疹疫情周期性和季节性流行明显,4~6月为发病高峰期。麻疹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儿童,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儿童占73.33%。 结论 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是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提高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可降低小年龄组儿童感染风险,考虑为育龄妇女开展麻疹疫苗复种以有效提高新生儿母传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21年乌鲁木齐市梅毒报告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21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梅毒病例14 377例,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12年的51.52/10万下降至2021年的25.85/10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度变化比例(APC)值为-8.09%。早期显性梅毒(一期与二期梅毒)和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亦呈现下降趋势,APC值分别为-7.42%和-8.15%,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平均年度变化比例(AAPC)值为-89.61%。隐性梅毒为主要报告类型(12 685例,88.23%)。男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速度低于女性,APC值分别为-6.55%和-9.59%,男女性别比由2012年的0.84∶1上升至2021年的1.03∶1。20~49岁年龄段报告病例最多(8 419例,58.56%),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5 546例,38.58%),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报告病例数居历年前两位,天山区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最快,APC值为-10.90%。结论 乌鲁木齐市梅毒疫情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形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