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骨质疏松的患者也愈来愈多,并且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性激素、钙吸收下降、炎症因子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继发性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占绝大多数,在风湿免疫疾病中,部分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均可导致骨质疏松,其原因可能与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相关。该文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第十三届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年会于2008年9月23日至9月27日在日本横滨召开。本次会议除邀请众多来自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和美国风湿病学会的著名学者作专题报道外,还首次将其和电子壁报形式相结合进行学术交流,因此本届年会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形式最新的亚太地区风湿病学术大会,同时也是全球风湿病学者的盛会。现将本次会议中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和生物制剂的应用等热点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清风痛宁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分析360例风湿病患者服用正清风痛宁的不良反应.方法:观察不良反应表现及其与服药的剂量、时间、合并原发疾病、饮食等的相关性.结果:主要不良反应、皮肤瘙痒、药疹、白细胞下降、哮喘、头晕乏力、胃肠道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其中大部分经过对症处理均能够坚持治疗,仅1例因反应强烈而停药(0.28%).结论: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建议服用该药时从小剂量开始,过敏体质者慎用或禁用,服药期间避免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如出现瘙痒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对症处理.其不良反应可通过一定的治疗手段加以避免,其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风湿免疫病,有人认为最适宜的季节是夏天。其实不然,风湿免疫病中的许多疾病在炎热的天气里,会加重或者诱发它。因此,风湿病患者在积极用药治疗的同时,如何合理地安排风湿免疫病患者在夏季里的衣、食、住、行,对他们安度夏天非常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痛风是一种血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中引反的疾病。主要病因是嘌呤合成增加导致尿酸产生过多,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中尿酸升高。但在痛风患者诊治过程中发现,不少痛风的发生还与患者平时某些药物的使用不当有密切的关系,需要引起警惕。常见的容易诱发痛风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整合素α5和α6在硬皮病皮损区和正常人表皮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正常人和硬皮病患者皮肤中整合素α5和α6的表达。结果:α5亚基在正常人的表皮各层都有表达,基底层表达略增加,并且在胞膜和胞浆均有表达。硬皮病中各层均有α5亚基表达,基底层尤为明显,但在颗粒层为胞浆胞膜表达,在棘层和基底层基本表达在胞膜。α6亚基在正常人表皮中在表皮各层,胞膜胞浆均有表达,但以颗粒层及真表皮交界处明显。硬皮病中以棘层和真表皮交界处为主,棘层主要表达于胞膜。结论:在硬皮病皮损表皮中,整合素α5和α6亚基表达的部位和位置发生改变,从而造成细胞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了解规培学员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提出改善建议.方法 选取2021年某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即将参加规培结业考核的73名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进行调查.分析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结果 被调查的规培学员整体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为95.96±11.56分.性别、导师或带教老师的关心程度、在医院是否...  相似文献   
9.
在降压药的大家族里有“五朵金花”——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可谓“大姐大”.诞生于20世纪中叶,应用广泛。但在长期大剂量50~100毫克/天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中发现有能使糖脂代谢异常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强直性背脊柱炎(AS)患者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9的变化,以及其与患者临床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44例AS患者分别于第0、2、6、12周给予静脉微泵滴注英夫利昔单抗针200mg或300mg,其中合并外周关节炎者25例;采用ELISA法检测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治疗第12周血清MMP-3、MMP-9水平,同时采用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标(ASDAS)、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th AS活动度衡量指数(BASMI)对患者进行临床疾病活动性评估.结果 44例AS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MMP-3、MMP-9水平以及ASDAS、BASFI、BASMI、ESR、CRP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4例患者(77.3%)达临床重要改善,其中5例患者(11.4%)达临床显著改善.治疗前,血清MMP-3水平与ESR、CRP及ASDAS、BASFI有相关性(P<0.01),血清MMP-9水平与CRP及ASDAS、BASFI、BASMI有相关性(P<0.05).治疗前后,血清MMP-3下降水平与ASDAS、BASFI、ESR、CRP的改善有相关性(P<0.05),而与BASMI的改善无关(P>0.05),血清MMP-9下降水平与BASMI、CRP的改善相关(P<0.05).合并外周关节炎组的血清MMP-3、ESR、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不合并外周关节炎组(P<0.05),而血清MMP-9水平低于不合并外周关节炎组(P<0.05).结论 血清MMP-3、MMP-9水平与AS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标高度相关,可以作为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时的病情监测指标,其中MMP-3在合并外周关节炎时升高显著,MMP-9水平变化在不合并外周关节炎时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