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左美娟  张博 《现代保健》2010,(26):83-84
目的 比较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在乳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作用.方法 选择行乳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采用0.5%罗哌卡因先行肋间神经阻滞再联合全麻.B组直接行全麻.两组术中通过BIS(脑电双频指数)、MAP、SpO2、HR的监测,比较各组手术中在同一条件下全麻药物的用量,术后行VAS评分.结果 两组在达到同样麻醉效果的情况下,所用全麻药用量存在差异(P〈0.05).两组的全麻恢复时间存在差异(P〈0.05).术后不良反应、VAS评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用于乳癌根治术更适合.  相似文献   
2.
罗比卡因是一种独特的新型长效局麻药,是纯S型镜像体结构的酰胺类局麻药,为消旋混合物布比卡因的左旋异构体。我们采用相同浓度的罗比卡因行腰麻并与相同浓度的布比卡因进行对照,观察其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全身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中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足月妊娠剖宫产40例,分为瑞芬太尼全麻组20例(A组)和氯胺酮全麻组20例(B组),观察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胎儿娩出后1、5 min Apgar评分.结果 A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较B组平稳,两组插管后l min SBP、DBP、HR值降低,而插管后5 min基本恢复正常.诱导前SBP、DBP、HR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后,SBP、DBP、HR值插管后1 min分别为(120.8±19.6 mm Hg、80.6±11.2 mm Hg、98.1±17.1 bpm),(128.1±17.5 mm Hg、98.9±13.8 mm Hg、108.7±20.7 bpm)插管后5 min分别为(98.3±24.7 mm Hg、75.3±13.8 mm Hg、79.9±22.6 bpm),(121.5±16.2 mm Hg、88.6±13.7 mmHg、110.5±17.4 bp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Apgar评分1 min、Apgar评分5min为(9.5±0.8)分、(9.9±0.1)分,B组为(9.5±0.7)分、(10.0±0.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全身麻醉诱导,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PIEB)在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产妇100例,年龄18~38岁,BMI 20~32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PIEB组和连续硬膜外输注组(CEI组),每组50例。两组镇痛药配方均为0.08%罗哌卡因+0.4 μg/ml舒芬太尼。PIEB组参数设置:脉冲频率每小时1次,剂量10 ml,注药速率400 ml/h,单次剂量10 ml,间隔20 min。CEI组参数设置:背景输注速率10 ml/h,单次剂量10 ml,间隔20 min。记录产妇分娩镇痛前、镇痛后1、2、3、5 h、宫口开全和分娩时的VAS疼痛评分;产妇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镇痛泵用药总量、镇痛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对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度评分;感觉阻滞平面达T4的例数、改良Bromage评分;以及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与分娩镇痛前比较,分娩镇痛后两组产妇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EI组比较,PIEB组镇痛后2、3、5 h、宫口开全、分娩时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首次按压时间明显延迟(P<0.01),按压次数、镇痛泵用药总量明显减少(P<0.01)。与CEI组比较,PIEB组产妇满意度评分明显增高(P<0.01),感觉阻滞平面达T4的产妇比例明显升高(P<0.05)。两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IEB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其效果优于连续硬膜外输注,产妇满意度高,且不影响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5.
张博  左美娟 《现代保健》2011,(32):29-30
目的比较双侧肋间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双乳肿块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行双乳肿块切除术的患者,ASAI~Ⅱ级,年龄25~55岁,体重45~68kg。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B组30例。A组患者采用0.5%的罗哌卡因行双侧肋间神经阻滞,B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I-IR、MAP、术后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12h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肋间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脊麻与硬膜外麻醉的神经并发症是指因这类麻醉后引起脊髓、神经根(前根或后根)或周围神经干的损伤及脑脊液压力变化所产生的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脊麻与硬膜外麻醉的神经并发症是指因这类麻醉后引起脊髓、神经根(前根或后根)或周围神经干的损伤及脑脊液压力变化所产生的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联合全麻下妇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4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记录实施麻醉前(T_1)、进入苏醒室时(T_2)、苏醒时(T_3)、拔除气管导管时(T_4)、离开苏醒室时(T_5)患者的HR、MAP和Sp O2值以及麻醉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中知晓例数、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例数。结果 2组T_1时间点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T_2、T_3、T_4和T_5时HR和MAP,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例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连续硬膜外联合全麻患者的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可以明显减少恶心呕吐等不适。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时的镇痛效果,丙泊酚的用量以及不良反应作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在乳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行乳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采用0.5%罗哌卡因先行肋间神经阻滞再联合全麻。B组直接行全麻。两组术中通过BIS(脑电双频指数)、MAP、SpO_2、HR的监测,比较各组手术中在同一条件下全麻药物的用量,术后行VAS评分。结果两组在达到同样麻醉效果的情况下,所用全麻药用量存在差异(P0.05)。两组的全麻恢复时间存在差异(P0.05)。术后不良反应、VAS评分存在差异(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用于乳癌根治术更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